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移根:移植。
逐:跟随。
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为:由于。
不及:赶不上。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孔绍安(约577-622),字不详,越州山阴人,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少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异之。与词人孙万寿为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李渊讨贼河东,绍安为监军。李渊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赐赍甚厚。尝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云:“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为人称诵。寻诏撰梁史,未就而卒。绍安著有文集五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卷,本传作五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
青云得志士,颐指快所欲。万事付杯酒,粉黛贮金屋。
嗟我骨相穷,不受富贵逐。嗜欲人所同,有时未免俗。
青奴颇专房,高卧擎老足。黄妳最如意,开卷醒困目。
暖寒命脚婆,冻衾转旸谷。开樽唤汤妇,新醅温酃渌。
始得此四人,明珠不计斛。呼之即来前,相娱不相触。
时人皆笑之,画饼岂充腹。我亦翻自笑,竹窗听戛玉。
偶成。宋代。赵汝燧。 青云得志士,颐指快所欲。万事付杯酒,粉黛贮金屋。嗟我骨相穷,不受富贵逐。嗜欲人所同,有时未免俗。青奴颇专房,高卧擎老足。黄妳最如意,开卷醒困目。暖寒命脚婆,冻衾转旸谷。开樽唤汤妇,新醅温酃渌。始得此四人,明珠不计斛。呼之即来前,相娱不相触。时人皆笑之,画饼岂充腹。我亦翻自笑,竹窗听戛玉。
天边倚萧寺,小阁翠微中。
烟霭三峰秀,松杉一径通。
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
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
次韵恩平郡王游山登寺中小阁。宋代。史浩。 天边倚萧寺,小阁翠微中。烟霭三峰秀,松杉一径通。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
柳林羃羃暮烟斜。秋水浅平沙。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
星稀渐觉,东檐隐月,凉到窗纱。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
朝中措 其一。宋代。赵长卿。 柳林羃羃暮烟斜。秋水浅平沙。楼外碧天无际,紫山断处横霞。星稀渐觉,东檐隐月,凉到窗纱。多少伤怀往事,隔溪灯火人家。
发随秋叶落,心共晓云舒。
稍改新题句,浑忘旧读书。
林争移树鸟,池响食萍鱼。
无限悠然意,凉天独步余。
晓步园池。明代。高启。 发随秋叶落,心共晓云舒。稍改新题句,浑忘旧读书。林争移树鸟,池响食萍鱼。无限悠然意,凉天独步余。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寄题安福李令适轩。宋代。黄庭坚。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
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
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
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宋代。宋湜。 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门第昔年旌阙耸,主人长日讲筵开。化行乡党浑无颂,教得儿孙尽有才。好是诸生游息处,四时花木绕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