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
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
用潘岳典。《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梁简文帝《洛阳道》:“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全晋山川气象开,满城烟树拥层台。土风旧有尧时俗,人物今无楚国材。
千嶂晚云原上合,两河秋色雁边来。昔贤胜赏今陈迹,落日登临画角哀。
郡楼晚望览临武堂故基。元代。张翥。 全晋山川气象开,满城烟树拥层台。土风旧有尧时俗,人物今无楚国材。千嶂晚云原上合,两河秋色雁边来。昔贤胜赏今陈迹,落日登临画角哀。
植杖看园吏,挥斤接果栽。夺胎移造化,类我借根荄。
一似雀为蛤,能令桃作梅。天工待人力,信手便春来。
观园人接花。宋代。洪适。 植杖看园吏,挥斤接果栽。夺胎移造化,类我借根荄。一似雀为蛤,能令桃作梅。天工待人力,信手便春来。
钟呜钟,考胡豉,尊前试作胎仙舞。金鳌背上三蓬莱,碧惠九见琪花开。
醉来人叶安期老,袖中笑索如瓜枣。折花送子青云道,别后长令颜色好。
代道士作。元代。胡奎。 钟呜钟,考胡豉,尊前试作胎仙舞。金鳌背上三蓬莱,碧惠九见琪花开。醉来人叶安期老,袖中笑索如瓜枣。折花送子青云道,别后长令颜色好。
前滩罾兮后滩网,鱼兮鱼兮何所往。桃花锦浪绿杨村,浦溆忽闻渔笛响。
我行笠泽熟此图,顿起桃源鸡犬想。不如归向茅屋底,老瓦盆中醉春酿。
右丞春溪捕鱼。元代。吴镇。 前滩罾兮后滩网,鱼兮鱼兮何所往。桃花锦浪绿杨村,浦溆忽闻渔笛响。我行笠泽熟此图,顿起桃源鸡犬想。不如归向茅屋底,老瓦盆中醉春酿。
最爱南昌尉,能听单父琴。课农春作伴,种树日成阴。
万国燕云晓,千官汉殿深。持将百里考,庶慰九重心。
送陆川尉上计。明代。叶春及。 最爱南昌尉,能听单父琴。课农春作伴,种树日成阴。万国燕云晓,千官汉殿深。持将百里考,庶慰九重心。
棠邑名城,秣陵剧县,鳣堂坐对晴秋。正人家夹岸,云物当楼。
扶风绛帐生徒盛,环讲舍、锦瑟红篝。图书四部,才华六代,冠冕南州。
罨画暂尔淹留。恰曲唱樽前,缆繫沙头。盼离亭霜叶,黄重丹稠。
之官一水携家便,喜烟江、乍稳阳侯。别来锦字,好寻双鲤,频溯中流。
金菊对芙蓉 送杨亭玉学博之任江浦和梁棠村先生。清代。陈维崧。 棠邑名城,秣陵剧县,鳣堂坐对晴秋。正人家夹岸,云物当楼。扶风绛帐生徒盛,环讲舍、锦瑟红篝。图书四部,才华六代,冠冕南州。罨画暂尔淹留。恰曲唱樽前,缆繫沙头。盼离亭霜叶,黄重丹稠。之官一水携家便,喜烟江、乍稳阳侯。别来锦字,好寻双鲤,频溯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