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
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
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
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鲍家田。宋代。董嗣杲。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
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
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
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
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秋可哀。魏晋。夏侯湛。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山中应许暂逍遥,滚滚尘埃远市朝。见说朝廷正招隐,吾侬未必老渔樵。
题渔樵问答图 其二。明代。郑真。 山中应许暂逍遥,滚滚尘埃远市朝。见说朝廷正招隐,吾侬未必老渔樵。
骚侣夜同酌,酣歌风月斜。古人自风调,今代几名家。
客久鬓将雪,天寒梅正花。谁知献赋意,对尔一长嗟。
西亭中尉雅集。明代。谢榛。 骚侣夜同酌,酣歌风月斜。古人自风调,今代几名家。客久鬓将雪,天寒梅正花。谁知献赋意,对尔一长嗟。
说石头经廿四春,龙沙万里上鲲身。棹声鞭影都圆梦,雪送花迎各助神。
斩断六根原是假,归来一笑却成真。借观羲画尊麟笔,腐史于今有后尘。
道光三十年1850秋八月在台湾府署评石头记成作七律三章志喜 其一。清代。林奉璋。 说石头经廿四春,龙沙万里上鲲身。棹声鞭影都圆梦,雪送花迎各助神。斩断六根原是假,归来一笑却成真。借观羲画尊麟笔,腐史于今有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