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郑溧阳

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

译文

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树何时回春。

古朴的琴上本没有琴弦,过漉酒就用头上的葛巾。

清风暂来时卧在北窗下,称自己就是恬静闲适的羲皇时人。

什么时候我到溧阳一游,会一会你这位平生交好的友人。

注释

陶令:即陶潜。他曾任彭泽县令,故称。据《晋书·陶潜传》:陶潜性嗜酒,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陶潜在住宅旁种有五株柳树,因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素琴:不加漆饰的琴。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潜不通音律,却备有素琴一张,无弦,每当饮酒适意,便取琴抚弄,以寄托其怡然自得之情。

漉(lù)酒:滤洒。

葛(gé)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据《宋书·陶潜传》载,郡守访陶潜,逢其酒熟,郡守取陶潜头上的葛巾滤酒,用华又载在他的头上。陶潜亦不以为意。这里写陶潜嗜酒忘情。

羲(xī)皇人:伏羲氏时人。古人认为羲皇时代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十多以之自称。陶潜《与子俨等疏》:“常畜:五六月中,北商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栗(lì)里:即溧阳,地名,在今江苏西南边,与南京接壤。

戏赠郑溧阳 创作背景

  郑溧阳,当即《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中所说的溧阳县令郑晏。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漫游江东,作此诗赠溧阳县令郑晏。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运用叙铺手法,描绘出一幅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树何时回春的景致。“日日醉”、“不知”,流露出陶潜每日醉洒,忘情世事,连亲手植的五株柳树已吐新绿的情形都不知道的情趣。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引用“葛巾漉酒”典故,表现出陶潜活谈无为,逸然自得的生活习性,以喻郑晏。《宋书·陶潜传》记载说,陶潜自备无弦素琴一张,微醺时就抚弄寄意,来访者无论身份,都摆酒迎接,如果陶氏本人不胜酒力,先于客醉,就对其言“我醉欲眠,卿可去”。为了表达自己通达不拘的隐士之风,陶潜还特意不用器皿滤酒,直接以头上所戴葛巾,“葛巾漉酒”自此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会饮赋诗时喜用的典故。陶潜嗜酒率真超脱,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陶渊明的饮酒是别有寄托,“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二),饮酒不为求善饮之名,而且是求醉以忘忧,借酒以销愁。酒能给人以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快感,使人陶然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的羁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这与隐士的心境恰好吻合。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写陶潜北窗高卧,醒而醉、醉而醒,竟有羲皇上人之感,侧面表现出陶潜活谈无为、逸然自得的生活习性,以喻郑晏,暗寓出郑晏琴酒自乐、悠然自得的生活。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紧扣主题,似是客套之话,却又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诗人对友人郑晏的关爱之情,突显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全诗八句四十字,廖廖数句就刻画出诗人以东晋陶潜喻郑晏,通过描述陶潜醉酒自遁,崇尚太古的生活情趣,表达了李白对郑晏琴酒自乐、悠然自得的生活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愤世嫉俗、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

传信传疑必至公,惑经疑古自迷蒙。是非已向西麟获,同异何须白虎通。

()

世有世贤运,人归得性场。

朝端慕安石,民里祝庚桑。

蛇影逢真悟,龟灵取数长。

仙畦种芝圃,佛室雨花床。

寄傲多行乐,观心或坐忘。

柳溪能作瞑,竹坞别供凉。

慧露沾僧饭,幽霞照客觞。

皋夔真有自,箕颍更相望。

留务尊台简,私游费橐装。

侧聆图任切,安得久彷徉。

()

山月皎皎山风清,石泉竹根流细声。故人一月不会面,贱子此夜难为情。

援琴再弹调更苦,举杯强饮愁还生。是身安得生羽翼,奋飞直到文江城。

()

耽酒丰城客子,醉画山崦人家。他日营丘伯仲,高名远出长沙。

()

精英夙自结骊龙,明月清光重海东。拟破幽昏当暮夜,合增辉彩向琼宫。

沉泥沧浦知谁惜,按剑朱门总未逢。安得高风来象罔,便应长价到隋公。

()

帘幕收灯断续红。歌台人散彩云空。夜寒归路噤鱼龙。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风。丁宁莺燕莫匆匆。

()

徂徕老松蔽百牛,输膏败乳来中州。

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范成秋天翔紫凤,裁作古虚悬苍球。

匹夫被褐知者少,江都老相千金收。养之怀袖作叹息,平生长物胡为留。

分张好事亦及我,摩挲未语心先谋。明光起草正须子,一挥坐遣千人休。

嗟予老矣安用此,谁能细字书蝇头。

()

草堂人远只存诗,几席临风入咏思。

文印幸传同谷谱,祖灯犹照曲江碑。

濡毫省闼春霖足,立马君门夜漏迟。

憔悴江南老词客,柳边曾挹汉威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