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踏莎行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

译文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雨霁:雨过天晴。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公历3月20或21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故称。

画梁:有彩绘装饰的屋梁。

玉笼:玉饰的鸟笼。亦用为鸟笼的美称。

薜(bì)荔:常绿藤本植物。又称木莲。

莓苔:青苔。

青楼:妓院。

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踏莎行 创作背景

  约皇祜末年任夷陵县令时作。欧阳修对女性的心理有颇深体会,他以相当谅解的同情心描写女性的心情,而不是只把她们当成艺术品去欣赏。

  是词写春愁。前阕写“春分天气”的明媚景色,但也以成双的燕子反衬孤眠的鹦鹉春景,成为对比强烈的两个具象,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后阕写闺妇。特写居所周围的春天景色。“薜荔依墙,莓苔满地”的荒芜景象同上片的明丽春景退然不同,这也是使观赏者思旧的契执。青楼的歌声,勾起了主人公对旧事的回忆,“旧事”,既有甜蜜的,亦有苦涩的,这里当指苦涩的,指心上人沉迷于游冶,不时到青楼寻欢作乐,感慨自己正如“玉笼鹦鹉愁孤睡”,“敛皱眉山”就是明证。

  在这首词中,春分时节的明媚风光跃然纸上:百花盛开,新燕归来,还有依墙而长的薜荔,遍生满地的莓苔。然而,哪知青楼的歌声引来愁绪,可惜了这美挥的“春风时光?”一词人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借春分节道出难言的心境。先咏春日韶景,后叹浮云旧事,字面上是在说新燕鹦鹉,青藤苔蔓,实际上分明是一个孤寂冷清的场景,是在比喻自己孤独的命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离情不奈子规啼,更那堪困人天气。红玉软,绿云低。春昼迟迟,东风恨两眉系。

【风入松】玉勾闲控绣帘垂,半掩朱扉。宝鉴鸾台尽尘昧,凤凰箫谁品谁吹?绣塌空闲枕犀,篆烟消香冷金猊。

【不拜门】冷清清寂寞在香闺,闷恹恹潇洒在罗帏。画苔墙划短金鈚,尚未得回归。

【阿那胡】常记得当时那况味,堪咏堪题。取次钗分瓶坠,上心来伤悲。

【胡十八】往常时星月底,雨云期。到如今成间阔,受孤栖,奈何楚岫冷烟迷?当初时想伊,为伊,消玉体减香肌。

【步步娇】忆盼了萧郎无归计,闷把牙儿抵。空叹息,蓦听得中门外玉骢嘶。转疑惑,却原来是鸟啼得琅玕碎。

【离带歇拍煞】急煎煎愁滴相思泪,意悬悬慵拥鲛绡被。揽衣儿倦起,恨绵绵,情脉脉,人千里。非是俺,贪春睡,勉强将鸳鸯枕欹。薄幸可憎才,只怕相逢在梦儿里。

()

芳友幽栖九畹阴,花柔叶劲怯深寻。

谢家毓取阶庭秀,屈子纫归泽国吟。

百奔混林尊异种,一清传世绝同心。

身悝风露甘修洁,谁托斯馨欲援琴。

()

特地东游访祖师,东人占了钵和衣。幸馀只履为心印,犹在西方可急归。

()

移舟汉将祠,蹑屐秦人洞。一别几何时,酒杯还此共。

前途或追随,祇恐终倥偬。要是策羸骖,无繇踵飞鞚。

()

萧帝倾心向佛家,谩言天女坠天花。

芦僧一叶横江去,回首梁园日脚斜。

()

岳驻朱仙力抗金,指陈恢复见胸襟。却怜十二金牌诏,尽失三千甲士心。

道济长城人与敌,孔明遗像古垂今。东风下马来瞻拜,满树啼乌正夕阴。

()

并蒂芙蓉枕,下压金鸳鸯。教妾成独自,若个不成双。

()

双剑倚秋汉,孤城瞻碧岑。岳连吴楚阔,光合斗牛深。

胜地千岩壑,长江一带襟。州图增杀气,愁眼倦登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