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普天乐·咏世。元代。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①洛阳花:即洛阳的牡丹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称洛阳牡丹天下第一。
②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
③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④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这首小令的前六句写洛阳牡丹盛开和梁园赏月的胜景,以欢乐场面为下曲曲情做形象化的铺垫.到七、八句笔锋一转,抒发感慨。“想人生最苦离别”,这大概是此曲曲题为《咏世》所要表达的本意。最后三句是进一层补充说明七、八两句的意思,用花落会再开,月缺有重圆来对比、衬托“人去了何时来也”。
此曲前面六句以对偶形式分咏花月,中间两句和后面三句,以花、月和人作对比,不但文字新巧,而且蕴含哲理意味,耐人咀嚼。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问君王、再分符竹。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
水龙吟(寿刘无竞·十月三十)。宋代。王迈。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不愿班行鸣玉。问君王、再分符竹。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
自怜为客惯,转觉到家愁。别酒初醒处,苍烟下白鸥。
晚出燕子矶东下。清代。龚贤。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自怜为客惯,转觉到家愁。别酒初醒处,苍烟下白鸥。
苦节寒心独异常,尽枯终欲护幽香。纷纷花蕊那知此,已落犹誇半面妆。
次韵朱新仲白菊三绝句 其三。宋代。刘才邵。 苦节寒心独异常,尽枯终欲护幽香。纷纷花蕊那知此,已落犹誇半面妆。
病堕支离境,闲寻漫浪游。湖平天镜晓,山峭石帆秋。
赊酒家家许,看花处处留。归途倦扶杖,却上钓鱼舟。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五首 其三。宋代。陆游。 病堕支离境,闲寻漫浪游。湖平天镜晓,山峭石帆秋。赊酒家家许,看花处处留。归途倦扶杖,却上钓鱼舟。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东林杂诗。宋代。释慧远。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
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秋将今夕恨,复看明年花。
七夕。唐代。宋务光。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秋将今夕恨,复看明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