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

译文

月亮化为五条白龙,飞上了九重云天。

范阳叛军如胡地黄沙飞离北海,闪电一般横扫洛阳。

胡虏的箭雨一般射向宫阙,皇帝的车驾逃往四川。

英明的王子秉受朝廷的谋划,执掌兵权靖清南边。

军旗漫卷,如大海波涛;武器森列,似江上的云烟。

一人指挥百万大军,张弛聚散,号令森严。

御史台来了众多英贤,在南方水国,举起了军旗。

绣衣御史宴集一起,杰出的永王借给楼船。

好似登上黄金台,谒见紫霞中的神仙。

我藏身于茅屋里面,不问世事四十年。

岂知隐居草泽的人,腰里有着锋利的龙泉;

一剑挥去,劈开浮云,发誓要扫清幽燕。

如今很想与诸位御史.静心讨论金匮兵书。

大家都感谢王子的恩德,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所希望的是平定叛乱,功成身退,追随鲁仲连。

注释

“月化”句:《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载,后燕慕容熙建始无年,太史丞梁延年梦月化为五白龙。梦中占之曰:“月,臣也;龙,君也。月化为龙,当有臣为君。”比喻安禄山称帝。

皇舆:皇帝坐的车,代指唐玄宗。播迁:流亡。

英王:指水王李璘。庙略:指朝廷的谋划。

秉钺:持斧,借指执掌兵权。

霜台:御史台,御史职司纠弹,严肃如霜,故名。此处借以赞美永王幕府诸侍御。

戎旃(zhān):军旗。奉戎旃,谓参加永王军队。

绣服:指传御。

天人:才能杰出者,谓永王璘。

黄金台: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甫。战国时,燕昭王筑此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

编蓬:编结蓬草以为门户,喻平民居处。

冥机:息机,不问世事。

龙泉:即龙渊,古代传说中著名铸工欧冶子干将所造的利剑。

决:劈开。《庄子·说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幽燕:今北京市、河北北部以及辽宁西部一带,是安禄山的根据地。

众匮篇:兵书名。《隋书·经籍志》有《太公金匮》二卷。

旄头:即昂宿,胡星。旄头灭,指平定安史之乱。

鲁连:即战国时鲁仲连。曾为赵国退秦军,事后不受赵国赏赐,功成身退。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创作背景

  此诗是至德二载(公元757)二月以前在永王璘水军中所作。在这期间,诗人没有留下更多的有关诗文,除《致贾少公书》之外,仅有《永王东巡歌》、《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及本篇三首诗。

  奚禄诒日本篇:“首序禄山之乱,次入永王,次入诸侍御,次自序,末勉诸公以报国。”正道出了全诗的结构及其主题。

  开头六句叙写安史叛军的嚣张气焰及其叛乱的主要过程。其中“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虏箭雨官阙”等句对当时的形势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皇舆播迁”四字则道出了唐王朝腐败,不堪叛军一击的可悲情况。诗句间诗人的爱憎感情是很鲜明的。

  接下六句叙写永王承朝廷委任,率军南下的情景。“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两句,是描写永王的旌旗舒卷有如海涛,武器罗列有如江烟的雄壮气势。“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两句是对永王璘的热情赞美。

  再下六句赞扬诸侍御才华出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赴宴会“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的畅快心情。

  再下六句是抒写自已的爱国之志。表明他尽管是一个“草间人”,但是他的腰下却有“龙泉”宝剑,意在强调自己有非凡的才干,“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两句是紧承上面四句,作一收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愿为国家平定叛乱的雄心壮志。这几句写得词情慷慨,意气挥放。

  最后六句勉励四座诸公要齐心协力,不惜微躯,尽力报国。这几句既是勉励大家,也是激励自己,所以最后又归结到自身上来,表明自己平素所怀的功成身退的理想。全诗共分五层,每六句一转,结构井然,气韵流动,有力地抒发了爱国的豪情。诗中先叙安史之乱,次述永王的率军平乱;再次赞美诸侍御的清正严明;最后表明自己渴望为平定叛乱贡献出一切力量,并勉励大家尽力报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

天暮雪云繁,相将客兔园。

老从星发见,岁伴日车翻。

别叶晴犹舞,征鸿暝更轩。

事君纔寸禄,知我是空言。

競进家争璧,同声伯有埙。

重吟探怀句,更代一狐温。

()

古观多松桧,幽奇近暮秋。坐看新月上,閒见断云愁。

野思同花鸟,乡情隔岛洲。轻寒披鹤氅,隐几自搔头。

()

是境不涉,逢缘不借。

恶人随顺,喜人凌跨。

拨千圣剩语为画处山川,笑从上发机如巾结兔马。

丝糁弗容留,虚空生柄欛。

只今纳败向谁,他骂不如自骂。

()

战伐求三国,羁縻自五溪。归飞慕鸿雁,沿戏狎凫鹥。

酒以忘忧酌,诗因访古题。是身真老矣,南北更东西。

()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

乘法驾,出潜邸。辞兰坂,臻枫陛。握乾符,奉慈旨。桥中倾,碣呈字。

从臣观,稽首喜。应帝期,称天子。泰阶升,更化始。陋代来,劣舂起。

()

七百里山界,飞沙与乱云。

虏骑择虚至,戍兵常忌分。

啸聚类宿鸟,奔败如惊麕。

难稽守边法,应敌若丝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