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有所思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

译文

离别的时间虽然很长,自己却刚刚感到与丈夫分别。

还闻得见对方衣服上的香味,对方交给自己的情书还握在手里,字迹尚未磨灭。

我腰襟上佩戴的两条绸带,在梦中变作了同心结。

恐怕自己的心思被他人看出,不敢去折瑶华赠给情人。

注释

适:才。意:当作“忆”。

芳:情人留下的体香。

书:情人的书信。

绮带:绸带。

同心结: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二之意。

所思:指自己思慕情人的感情。

瑶华:琼花,指情人。

有所思 创作背景

  《有所思》为汉乐府《铙歌》名,以首句“有所思”作篇名,描写女子与情人诀别时的悲思。南朝齐刘绘、王融、简文帝、王筠等都有拟作,多以思亲离别为主题。梁武帝萧衍有感于同期文人诗作,创作了此诗。

  才离别,好像是与你分离很久了,这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是一种思想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离别很久了,但情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宛然如在眼前,分离也好似在昨日,这也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感情,就是后一种,谁说“生离”已很久了,还记得才与你分别。“适忆与君别”即文通《古离别》“送君如昨日”意。两句表现了“生离”的痛苦,写得十分细腻。·

  这两句承接“适意与君别”,具体写出送君如昨日:我衣服上还留有你的香气,你的书信还握在我的手中。这两句表现与意中人结为夫妻的愿望,我腰中所系的两条丝罗绸带,梦中也在想打成“同心结”。这是用比喻来说明结为夫妇,万般恩爱之意。比喻之巧,爱情之深,不言而喻。然而,他不愿轻易把内心秘密告诉对方,所以结句说:他常常担心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他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不忍心去攀折她(瑶华)。这是多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多么深沉的爱。然而,深爱而不能吐露,他必须承受痛苦的煎熬。

  这首诗抒写对意中人的深爱,风格细腻含蓄,寄托深远,尤其是心理描写,入木三分,缠绵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从结构上看,全诗共八句,分两层:前四句写“生离”不久,犹如昨日,思念良深;后四句写欲与“同心结”而“未忍折”,说明思念之苦,颇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之情思。前后两层,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表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忧思,是《有所思》一类抒写男女爱情诗歌中的佳作。

萧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

策马秦川道,春光欲半时。暖风迎旆发,甘雨向车随。

宦业唐师度,才名汉不疑。烦君寻旧迹,一慰故人私。

()

急雨来排难,馀蒸顿解严。时蜩鸣露柳,客燕度风帘。

屈指秋无几,安心气自恬。夜凉都不寐,落月莹虚檐。

()

鼎立悬胎鼎,炉安太一炉。但知生药处,便好下工夫。

()

日落寒山剪剪风,一行雁字各西东。

虽然颜面睽千里,料得相思两地同。

()

柳阴古意见灯笼,能变炎凉水面风。花草都随车响寂,林塘乱走月明中。

伴人夜色如相劳,照我年光有不穷。忧乐乘除中岁始,心哀稍喜气犹雄。

()

闲门绿树老,华池芳草生。

偶随蝴蝶起,独自下阶行。

何处垂杨院,春风骄马鸣。

()

一帆风便出吴城,只怕沙湖风浪生。野鸭断边初系缆,西山月出正潮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