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

胸次寡尘虑,随寓皆可乐。孰云柴桑里?不似麒麟阁。

雨馀草初生,风定花自落。荣辱今两忘,遗经在牛角。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沈醉西风有底愁,冰轮重见月如钩。炉藏桂烬香犹爇,镫灺兰缸焰未收。

可忆婿乡骑竹马,难从童阜问金牛。输他意绪澄于水,静夜吟诗独倚楼。

()

帝祚隆三叶,仁风被九垠。泥金封禅后,汗简典坟新。

祖训敷皇极,奎星耀紫宸。儒家尊首志,文论歉前尘。

好生兵遂偃,崇俭俗还淳。传宝参河洛,重光待圣神。

求讲深紬绎,退访极咨询。治绍尧稽古,欢谐舜事亲。

披编兹有获,彻卷岂辞频。锡予恩波浃,荣华宴俎陈。

奏诗无杰句,拜手愧名臣。

()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閒来当暑起清风,乾巽相逢自化工。兀兀端居洵适适,羲皇何必北窗翁。

()

岸草摇薰,衢尘漾暖,梅天十日长晴。自楝花开后,午倦难醒。

强把雕栏闲凭,又宛忆、去夏蝉声。轰雷骤,满庭跳雨,砌响檐鸣。

神清。暑归甚处,更几阵横风,衣袂凉生。趁画帘半飏,扑入蜻蜓。

多少华堂绮阁,抛纨扇、玉腕初停。浓云散、斜阳影底,屋角犹明。

()

等量红缕贯晶荧,尽道匀圆别未胜。凿断玉潭盈尺水,
琢成金地两条冰。轮时只恐星侵佛,挂处常疑露滴僧。
几度夜深寻不著,琉璃为殿月为灯。

()

朔风吹雪遍原野,谁卧衡茅若冻蝇。玉署寒生催赐酒,金槃光动忆分冰。

絮穿阁道粘珠箔,花重旃房压綵绳。田野何由称贺表,五云高御六龙升。

()

七日动心惊帝醉,百年被发卜人为。静观始验过庭语,尽瘁空追筹笔诗。

易佃菑畬看灭裂,经行蓝荜付隤摧。分明家国千行泪,词赋江关漫道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