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平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行云却在行舟下:指天上流动的云彩倒影在水中,仿佛就在行船之下。
空水澄鲜:天空与水面均澄澈明净。
俯仰:仰观俯察,观赏。
这首词表现的是饮酒游湖之乐。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首句“西湖好”是统领全词的,下面分别渲染这个“好”字;画船载酒,稳泛平波,空水澄澈,别有洞天,使人俯仰,乐而忘返。写出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这也就是本词所揭示的主题。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与欢乐场面:画船、美酒、管弦,微风习习,波光粼粼,词人心情舒畅,与朋友无拘无束,开怀痛饮。湖面之上,欢笑声、乐曲声、划船声交织在一起。
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表现醉后的观湖之乐:俯视江面,白云朵朵,船往前行,云儿陪伴;仰望天空,朵朵白云,云儿飘拂,小船紧跟。俯仰之间,天空与江水是一样的澄清明净、一尘不染!看着看着,微醉中的词人觉得:这湖中另有一个青天在,而自己的小船简直就是在白云之间穿行。“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
“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词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法,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形象巧妙地刻画了主人公的醉态、醉意和醉眼中的西湖之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烟篠裁圆直,霜匏镂密深。
雅将镛间奏,清与磬同音。
隋作工何妙,娲传制中寻。
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
嵩岳闻笙。唐代。丁谓。 烟篠裁圆直,霜匏镂密深。雅将镛间奏,清与磬同音。隋作工何妙,娲传制中寻。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
山径欹危细栈通,孤村小店夕阳红。
竹郎有庙临江际,木客无家住箐中。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宋代。陆游。 山径欹危细栈通,孤村小店夕阳红。竹郎有庙临江际,木客无家住箐中。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
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梦扬州乐妓和诗。唐代。刘禹锡。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浮沙延一线,彳亍度危矶。天涌寒流碧,旗翻落照微。
轻烟笼岛树,远沚漾渔扉。草色风花上,人从画里归。
晚行蜀山湖内。清代。候嗣达。 浮沙延一线,彳亍度危矶。天涌寒流碧,旗翻落照微。轻烟笼岛树,远沚漾渔扉。草色风花上,人从画里归。
五凤楼脱问洛阳,金鞭遥指御街长。春风是处华争发,游子年年忆故乡。
颂古二首 其一。宋代。释慧琳。 五凤楼脱问洛阳,金鞭遥指御街长。春风是处华争发,游子年年忆故乡。
夜行乌桓道,风寒野气白。橐驼驾轻车,怒项不肯发。
马嘶欲人立,令我竖毛发。四山无居人,明月照积雪。
时方甲兵收,未乾新战血。况乃多盗贼,白昼闻杀越。
平生所经地,忧虞转恇怯。我行岂不迟,心伤望京阙。
夜行乌桓道。元代。李裕。 夜行乌桓道,风寒野气白。橐驼驾轻车,怒项不肯发。马嘶欲人立,令我竖毛发。四山无居人,明月照积雪。时方甲兵收,未乾新战血。况乃多盗贼,白昼闻杀越。平生所经地,忧虞转恇怯。我行岂不迟,心伤望京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