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

江城子·季春五日有感而作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许,

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

凭画作,倦游图。

()

段成己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猜你喜欢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

皎皎冰壶里,天寒六月风。

水仙来往处,三岛忽相通。

()

长卿骨已朽,延陵得兹亭。延平廖明略,大句题轩楹。

遂令干越俗,擅此今古名。高咏刘廖句,白云穿石屏。

琵琶洲无弦,我弹君能听。弹罢共一笑,白云归玉京。

()

极目斜阳树,乘风落月梁。

更和山与水,并作一秋光。

()

西风惨淡起愁云,走檄飞书正纠纷。

剑器朝方驱冶匠,戈船夕又募新军。

马肥已报高秋警,鹤唳那堪中夜闻。

我辈忧边心俗折,棘六灞上漫论勋。

()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

故庐元负郭。爱树色参差,湖光渺漠。楼危万山落。俯阑干十二,享单檐飞角。花娇柳弱。映轻黄、浅黛依约。与沙鸥、共结新盟,伴我醉眠醒酌。
萧散云根石上,沦茗松泉,注书芸阁。莺窥燕幕。檐外竹、圃中药。念耕烟钓雪,已成活计,一任风波自恶。但无心、万事由天,梦中更乐。

()

沧海何年去,渔樵乐此生。自闻高隐处,每动出尘情。

老树经霜色,悬泉落涧声。秋来多胜事,羡尔遂躬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