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

译文

边塞地区苜蓿十分丰盛鲜美,轮台一带征战的马儿十分肥壮。

封将军讨伐胡人,上个月才向西出征。

两军还未交战,敌军就像回家一样投降了。

骆驼队连绵无尽,穹庐也是一个挨着一个。

阴山一带,警戒的烽火自此消灭,剑水地区告急的文书更是罕见。

只是可笑那霍去病,一些小功劳,不过如此而已。

我伫立西郊等待主帅的归来,沙漠平铺远去,天际挂着落日的余光。

送信的驿马从西驰来,封将军的仪仗已沿路两边摆开,奔赴前来。

喜鹊捧出金印,旗帜上绘有蛟龙图案。

像您这样年纪还未满四十,就已名显当世,可算是富贵及时了。

您升迁迅速,很快擢居高位,在旁人看来,那速度简介像飞一样快。

前年攻破楼兰国,去年又夷平月支国。

天子对封将军特别恩宠,日甚一日,朝廷对他非常倚重。

我这个一介书生何其幸运,忽然受到封将军的知遇。

我如今供事幕府中,兢兢业业,谨慎恭敬,奉事于边疆。

自从我步班超的事迹投笔从戎后,也常穿着便于骑射的服装,练习骑术。

我近日以来,也可以乘马疾驰,不输于并州一带的健儿。

注释

北庭:指庭州,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封大夫:即封常清。

苜蓿:二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尺余,叶长圆形,花紫,多用作马饲料。

前月:上月。

穹帐:即穹庐,一种毛毡做的尖顶圆帐篷。

剑水:即剑河,在北庭的北面,俄罗斯境内叶尼赛河上游。

尔:如此。

中军:指代主帅,即封常清。

双节:唐节度使赐双节。

喜鹊捧金印:典出《后汉书·灵帝纪》。

傍看:局外人看来。

楼兰、月支:都是西域国名。

见推:受到推举。

国士:指受国推重的人,指封常清。

敛衽:整理衣裳,以示肃敬。

短后衣:一种前长后短,便于骑马的衣服。

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6-198页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吟咏的是同一次出征之事,时间当在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当时岑参在封常清幕中任职。这一首《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是封常清凯旋时的称贺之语。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6-198页

  此诗以一派从容、熙和的景象开篇,给人以无限遐想;随即陈述封常清降服胡人,功盖古人;然后又用凯旋的鲜明仪仗,进一步衬托封常清的风采,凸显其功勋;随之又用朝廷的殊宠来进一步赞扬他功业非凡,才能堪为国之栋梁;最后自述勤于练武,以期跟随封将军立功封侯。全诗一韵到底,整齐有致,从多个角度塑造了封常清这一能征善战的边塞统帅的丰满形象。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为爱天池谷雨芽,中冷鲜水沦山家。墨乡莫恨诗肠渴,散作毫端五色花。

()

家世本无年,甲子近一周;小子独何幸,七十今平头。

往者收朝迹,亟欲求归休,厚恩许奉祠,得禄岁愈优。

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何由洗此媿,欲挽天河流。

()

千古水仙玉,坡以逋仙配。

山谷弟山礬,两事同一意。

()

汉包六合冈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

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澜。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

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

()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

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

深潭怪物忽不乐,大嘘怒气烟雨恶。断渚瀰漫鸥鹭愁,乱波黠跳蛟龙跃。

隔江渔父但闻声,蓬底商人眠不著。我来劝课愧无功,借向平畴助东作。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