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

译文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注释

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酒泉:酒泉郡,汉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大道:指自然法则。

酒中趣:饮酒的乐趣。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3、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

  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

九衢尘里无停辀,君居陋巷不出游。满城恶少弋凫雁,对面故人风马牛。

别后梦寒灯火夜,归来眼冷江湖秋。冯驩老大食不饱,起视八荒提蒯缑。

()

胸中皆马未皆痴,雪里芭蕉始画师。到处鸢鱼真活动,人间影响莫相疑。

须还禹稷忧勤处,便是巢由放浪时。此意老夫知万一,老夫今日想君知。

()

停骖惆怅圣安寺,旧时轮奂想翚飞。前朝已落王承福,后堂空祀李宸妃。

()

今日何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缪。

为君停马一呼酒,花前倒披紫绮裘。

玉脂汎滥鱼鸟饫,歌舞倦矣蛾眉愁。

千金万寿好宾主,今我不乐岁如流。

岂此世上狂驰子,一语不合行掉头。

呜呼天伦古所定,非有大故宁相尤。

()

南方潜璞出寒溪,沉沉紫蔚凝坚姿。

两信肖像磨砻异,三趾承琢饰奇。

银带参华贡双阙,玉蟾分滴润圆池。

微波澄淡当晴景,旌旗半浸龙蛇影。

轻浮春絮拂犀干,微动日华明绮井。

蕊简交辉九禁深,玉枝斜照中宵永。

列璇台兮今得地,迩清光兮叶灵契。

宣丝旨兮扬圣谟,赞云章兮熙睿志。

弥彰盛德冠生民,务以文明化兆人。

()

当时徐氏擅笔墨,夜围梦堕空中筛。

()

公子风流绝代无,名高当与大年俱。自从剪得吴江水,不爱滕王蛱蝶图。

()

戴笠披缁问隐沦,平原相值未经旬。湘山萝薜悬高士,越水兰苕限美人。

游览谩誇双屐惯,分携长恨一舟频。浮家咫尺非难事,为觅玄真旧钓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