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王淑姑行(己卯)

临海王淑姑行(己卯)
此身一许人,安可复改移。
不见王氏淑姑父命字李文炜,临当嫁不谐死之。
李家去姑家二千里修且阻,其父聘姑家不知别聘吉氏女。
相持两不下,议两取,姑为姊,父许女亦许。
母爱女,吾女奈何为人姊。
为我召媒来,吾当自择婿,何必李,怒还其聘绝其使。
母诚爱女女不喜。
五月二十六,门有戏侏儒。
一家俱出观,回头不见淑姑趋。
至母所姊妹所卒不见,姑两金环贯指,灼灼浮出舍后井中,嘻,淑姑。
金环李家聘中物,久不见,奈何藏之姑,藏之殉其躯。
同邑洪节妇,独居一阁曰素辉,不下阁三十年。
姑幼从读书,大义有所传。
至是闻姑死,素车往吊血斑斓。
检箧得诗,上言不怨妾薄命,其下言我生至性赋在天。
李氏子有礼如婿迎以来,载其木主去,展祭中心摧。
其后吉女独于归,岁时拜木主前呼为姊,吉女亦贤哉。
()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猜你喜欢

客氏拜,九千岁。昼惟表里窃国柄,夜甘与同寐。同寐同寐焉用拜。

()

三山新沐翠琉璃,喜是残尊未涸时。出郭斜过穿苑路,傍林低度拂人枝。

江声远和松风转,山色遥连麦浪吹。幽径夕阳常醉卧,往来空羡牧羊儿。

()

昔与乃翁相遇年,始知有子生且贤。尔来双干已争秀,屹屹欲上参高天。

昨朝较蓺偶不售,他日奏赋闻甘泉。方今庙堂喜人物,收拾万汇归陶甄。

袅蹄麟趾终一出,辉映左右无馀妍。肯学孟生誇得意,一日走遍春风前。

嗟余投老隐岩谷,形若槁木心灰然。扁舟追子仅千里,彷佛夜梦遥相传。

西湖风物行岁晏,归赋梅花趁腊先。

()

造化峰峰异,宜教岳德谦。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

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

髯龙嘶风山石裂,玉人影断横斜月。

一声翠羽琅玕东,罗浮梦断微茫中。

()

小桥通野市,远岫入溪烟。僧磬夜初静,渔镫人未眠。

长腰炊玉粒,缩顶煮银鳊。愿得携琴酒,牵萝葺一椽。

()

北伐西征尽圣谟,天声万里慰来苏。

横戈已见吞封豕,徒手何难取短狐。

学士谁陈平蔡雅?将军方上取燕图。

老生自悯归耕久,无地能捐六尺躯!

()

海潮新染血流霞,白日啾啾万鬼嗟。官司却恐君王怒,勘报疮痍四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