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马说

辕马说
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轭,背承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
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乎?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其或所服之不称,则虽善御者不能调也。驽蹇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泞旋淖陷,常自顿于辕中,而众马皆为所掣。呜呼!将车者其慎哉。
()
我行走在边塞上,乘坐负重的马车,见到负辕的马而产生诸多感慨。 过去的老式马车,只有一根车辕而两边各驾一匹马,现在的马车由一匹马夹在两根车辕当中,头上和脖胫套上缰绳,背部系上皮带,胸和臀部也被勒紧。当它爬坡时,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才能拉动车轮前进,当它下坡的时候,又要收紧大腿紧攒四蹄才能抵住车辕不致倒伏。赶车的人用鞭子抽打使它前进,用棍棒枝条的暴虐来催促它从深陷中拽起车来。如果车在险恶陡峻的地方翻倒了,筋断骨折是根本无可避免的,其馀在前面引路和在旁边副驾的马绝不会是这样。它渴了到溪边饮水,卸驾之后到槽枥去吃草料,则常常在众马之后。 唉!辕马的使命,难道还有比它更艰巨的吗?然而它的德性和能力,不经过驾辕的反复尝试是分辨不出来的。别的马要不就是与夹辕不相称,虽然可以担此重任但却不够协调。品质低劣的马,力量又不能胜任。狡黠而脾气不好的马,容易受惊出事,有的甚至行走在平坦大道上都会因惊蹶而翻车。让它拉车上坡就象跛的瘸的一样,下坡则又像塌倒的山岩无可阻挡,遇见泥泞就打滑而经过深坑就沉陷,常常困乏在车辕之中,使其馀的马也因此受到牵制不能正常地行走了。 唉,驾御车马的人一定要慎重呀!

行塞上:方苞入值南书房后,常随康熙皇帝去承德热河行宫,承德在古长城以北不远,故称此为“塞上”。 任载:负载。 辀(zhōu):先秦时代,马车一般只有中间一根车杠,叫辀。汉代以后,才用两根车杠分列左右,叫辕。 衡:辀头上的横木。 服:驾。 夹辕:夹在两辕中间。 领局于轭:马的颈部被拘限于轭下。领,颈;轭,马具,马驾车时套在颈部。 韅(xiǎn):马肚带。 靳(jìn):马具,勒在马胸部的皮带。 靽(bàn):马具,套在马后的皮带。 阤(zhì):山坡。 引其轮之却:意为拉着车轮向前,不使后退。却,退。 股蹙(cù)蹄攒:形容马驾车下坡时紧张吃力的样子。股,大腿;蹙,收紧。 攒(cuán):集拢。 鞭策以劝其登:用鞭打以催促其用力向上登坡。劝,鼓励、催促。 棰(chuí):鞭子。 棘:带刺的枝条。 陷:指陷入泥泞。 乘危而颠:因为遇到危难而跌倒。颠,倒、跌倒。 不与:不参与,意为不会遇到辕马所遭遇的那些危难。 槽枥(lì):喂马的木槽。 德:品性。 称(chèn):相称、适合。 驽(nú):能力低下的马。 蹇(jiǎn):跛足,此处亦指驽马。 狡:狡诈。 愤:易怒。 偾(fèn):翻。 其下也若崩:意谓车下坡时辕马力不能支,像要崩塌一样。 泞旋淖(nào)陷:意谓遇到泥泞则回旋不进,陷入泥沼则不能起。淖,泥沼。 顿:困顿疲惫。 掣(chè):牵制。 将车:赶车。

《辕马说》是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作者出狱后入值南书房期间的作品。文中以辕马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考察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担当“辕马”的任者,应该“德与力”兼备,需择德才兼备者充任,而不要让“驽蹇者”、“狡愤者”滥充其间,败坏政事。此文质朴简明,切实而有深意,表现了方苞散文雅洁淳厚的特点。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猜你喜欢

秋坐无所适,牛峰期峻攀。携手相鱼贯,极力凌孱颜。

东来望城郭,北指郁江关。凉风振木末,叶飘巾屦间。

俯见行旅人,役役往复还。如我二三子,逍遥意自閒。

其中有达德,高谊薄云山。

()

云引踏青客,寻山西出城。

始知图画上,今日有人行。

()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

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

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

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

青红鳞绣瓦。遍珠宫花雨,六时飘洒。龙鬼毰毸,挟金盘千尺,舞空而下。

绝顶凭虚,应望见、钟陵石马。只恐阑边,一派罡风,裂人衣衩。

足底江流日夜。听商船玉树,几时歌罢。如此江山,被纤儿贱卖,不曾论价。

断岸斜阳,何处梦、当年王谢。多少齐梁旧恨,对伊吟写。

()

莫话风尘事,相怜但酒卮。挑灯花转艳,倚槛月初垂。

衫履追随雅,天涯聚晤奇。独怜烽火急,重醉定何期。

()

海门春水发,吴舫到何迟。芳草行吟处,孤鸿入望时。

沧江成远别,白首见相知。欲赋三山胜,茫茫不可期。

()

滞调闲官称墨狂,衰年一命走循墙。忽增逐臭喧濒海,何待焚香诉上苍。

疑狱廉囚凭急救,免官徒跣得徐商。曾无戕贼为仁义,竟尔屠身厌不祥。

()

邈矣上祖。

垂休万叶。

广问弘被。

崇轨峻蹑。

高山克荒。

大川利涉。

繁兹惟祜。

风连云接。

大人有作。

二后利见。

九功敷奏。

七德殷荐。

鼎实重饪。

芳烈再扇。

奕叶弘道。

天禄来宴。

道弘振古。

祚来替今。

如彼在川。

亦有浮沉。

大韶既系。

响比我音。

岂曰荒止。

涂弗克寻。

昌风改物。

岂水易澜。

百川总纪。

四海合源。

在彼焉取。

聿来莫观。

曾是褊心。

敢忘丘园。

员晖偏照。

玄泽谬盈。

发彼承华。

顿此增城。

托景灵云。

倦游户庭。

匪曰能之。

实忝长婴。

焕矣金虎。

袭我皇猷。

孰云匪吝。

仰媿苍流。

往蹇来反。

弭迹一丘。

娈彼东朝。

言即尔谋。

振振孙子。

洪族之纪。

志拟龙潜。

德配麟趾。

弘义朖节。

克明峻轨。

遵彼中皋。

于穆不已。

于穆不已。

大都是阶。

之子于命。

人应如颓。

厚德时迈。

协风允谐。

惠此海湄。

俾也可怀。

乃眷丘林。

乐哉河曲。

解绂投簪。

披褐怀玉。

遗情春台。

托荫寒木。

言念伊人。

温其在谷。

道俟人行。

辞以义辑。

和容过表。

余未云执。

惠音高播。

清风骏集。

怀德形抚。

临篇景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