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马说。清代。方苞。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轭,背承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 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乎?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其或所服之不称,则虽善御者不能调也。驽蹇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泞旋淖陷,常自顿于辕中,而众马皆为所掣。呜呼!将车者其慎哉。
行塞上:方苞入值南书房后,常随康熙皇帝去承德热河行宫,承德在古长城以北不远,故称此为“塞上”。 任载:负载。 辀(zhōu):先秦时代,马车一般只有中间一根车杠,叫辀。汉代以后,才用两根车杠分列左右,叫辕。 衡:辀头上的横木。 服:驾。 夹辕:夹在两辕中间。 领局于轭:马的颈部被拘限于轭下。领,颈;轭,马具,马驾车时套在颈部。 韅(xiǎn):马肚带。 靳(jìn):马具,勒在马胸部的皮带。 靽(bàn):马具,套在马后的皮带。 阤(zhì):山坡。 引其轮之却:意为拉着车轮向前,不使后退。却,退。 股蹙(cù)蹄攒:形容马驾车下坡时紧张吃力的样子。股,大腿;蹙,收紧。 攒(cuán):集拢。 鞭策以劝其登:用鞭打以催促其用力向上登坡。劝,鼓励、催促。 棰(chuí):鞭子。 棘:带刺的枝条。 陷:指陷入泥泞。 乘危而颠:因为遇到危难而跌倒。颠,倒、跌倒。 不与:不参与,意为不会遇到辕马所遭遇的那些危难。 槽枥(lì):喂马的木槽。 德:品性。 称(chèn):相称、适合。 驽(nú):能力低下的马。 蹇(jiǎn):跛足,此处亦指驽马。 狡:狡诈。 愤:易怒。 偾(fèn):翻。 其下也若崩:意谓车下坡时辕马力不能支,像要崩塌一样。 泞旋淖(nào)陷:意谓遇到泥泞则回旋不进,陷入泥沼则不能起。淖,泥沼。 顿:困顿疲惫。 掣(chè):牵制。 将车:赶车。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唐代。李白。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楞伽绝顶六千尺,罨画明湖翠壁开。繁柳繁花漏园路,不寒不暑好楼台。
那釐利在锡兰山颠六千尺开大原有湖多花不暑风景佳绝当为南洋诸岛最胜处。唐代。康有为。 楞伽绝顶六千尺,罨画明湖翠壁开。繁柳繁花漏园路,不寒不暑好楼台。
霜威昨夜肃天区,平晓蒿兰一槩枯。一寤春仁入根本,只凭秋惨及皮肤。
寒锋刺甲过矛戟,皓色禁人著鬓须。料得西风如未紧,且来枝上作明珠。
霜。宋代。韩琦。 霜威昨夜肃天区,平晓蒿兰一槩枯。一寤春仁入根本,只凭秋惨及皮肤。寒锋刺甲过矛戟,皓色禁人著鬓须。料得西风如未紧,且来枝上作明珠。
荥国今宗国,君材实楚材。周家亲鲁卫,梁苑重邹枚。
杖屦丘园接,琴书殿阁开。天边倦飞鸟,霜雪早归来。
送龙廷重为荥府长史 其一。明代。王廷陈。 荥国今宗国,君材实楚材。周家亲鲁卫,梁苑重邹枚。杖屦丘园接,琴书殿阁开。天边倦飞鸟,霜雪早归来。
燕络中原东北去,吴通上国古今奇。五千里外只如此,数百年来幸见之。
吊望诸坟吾有泪,击渐离筑世无知。西山绵亘三关险,日日毡车铁马驰。
燕城。元代。吴澄。 燕络中原东北去,吴通上国古今奇。五千里外只如此,数百年来幸见之。吊望诸坟吾有泪,击渐离筑世无知。西山绵亘三关险,日日毡车铁马驰。
织女黄姑天一隅,九清飞驭尽通衢。年年须作秋风约,此事朦胧信有无。
和鲍辇七夕四绝 其一。宋代。李昭玘。 织女黄姑天一隅,九清飞驭尽通衢。年年须作秋风约,此事朦胧信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