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恨

沁园春 · 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
这首《沁园春》写得看似放荡不羁,其实遵守格律甚严。起首三句为连绵体,同字排比,既注重了词的形式美,更增强了词意表达力。上片第四句起和下片第三句起,句式平仄以及词意结构相同,形式严谨,颇具美感,被很多人作为填词的范本。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猜你喜欢

长夏最清处,广庭深坐时。萤明草际火,蛛挂月中丝。

露响微闻竹,风多恰近池。更看小儿女,散发绕廊嬉。

()

停云待雨,漠漠春无主。昨日思量今日误,鱼浪赚人良苦。

愁来无绪无端,有谁妙解连环。些子东风残梦,如何尔许萦牵。

()

东林有修竹,茂密成幽林。声寒嶰谷雨,色暗湘江阴。

劲节金石操,虚中天地心。故兹耿介士,托交良独深。

愿言慎终始,永与同冲襟。

()

郁郁我所思,所思在泰山。黄尘浩无际,碧海何漫漫。

金鸦夜中出,照耀青云端。我欲乘飙轮,因之扣云关。

飞霞以为佩,明月以为环。侧身望阊阖,天语咫尺间。

怀哉隔远道,铁锁何由攀。

()

沧江括地维,瀛海包天根。赭山驾长虹,校与他山尊。

秦王昔驱石,一一皆东奔。鞭此不为动,骨立余殷痕。

祇今数千年,独喜岿然存。潮汐靡不由,终古相吐吞。

伊余董蔬导,出入宜穷源。拿舟涉洪波,周历惊心魂。

幸使井里安,夷险非所论。努力凌绝顶,列宿高可扪。

大江自西来,潮势互飞翻。坡陀触潆洄,水石声相喧。

于兹悟治理,扼要先蛟门。登顿跨龙脊,不觉烟岚昏。

()

苍松寒雪迥无尘,法雨如膏万树春。若问玉壶清绝处,青天空碧照璘珣。

()

烂漫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丝垂。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

木筏随流铁舰狂,横斜上下水中央。谁怜夷夏周旋地,便是炎黄汨落乡。

稼穑全非奸富夥,金银渐尽达官昌。寻常玉帛干戈际,寇至雍容说礼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