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三 · 阳和泉

陶庵梦忆 · 卷三 · 阳和泉
禊泉出城中,水递者日至。臧获到庵借炊,索薪、索菜、索米,后索酒、索肉;无酒肉,辄挥老拳。僧苦之。无计脱此苦,乃罪泉,投之刍秽。不已,乃决沟水败泉,泉大坏。张子知之,至禊井,命长年浚之。及半,见竹管积其下,皆黧胀作气;竹尽,见刍秽,又作奇臭。张子淘洗数次,俟泉至,泉实不坏,又甘冽。张子去,僧又坏之。不旋踵,至再、至三,卒不能救,禊泉竟坏矣。是时,食之而知其坏者半,食之不知其坏、而仍食之者半,食之知其坏而无泉可食、不得已而仍食之者半。壬申,有称阳和岭玉带泉者,张子试之,空灵不及禊而清冽过之。特以玉带名不雅驯。张子谓:阳和岭实为余家祖墓,诞生我文恭,遗风馀烈,与山水俱长。昔孤山泉出,东坡名之“六一”,今此泉名之“阳和”,至当不易。
盖生岭、生泉,俱在生文恭之前,不待文恭而天固已阳和之矣,夫复何疑!土人有好事者,恐玉带失其姓,遂勒石署之。
且曰:“自张志‘禊泉’而‘禊泉’为张氏有,今琶山是其祖垄,擅之益易。立石署之,惧其夺也。”时有传其语者,阳和泉之名益著。铭曰:“有山如砺,有泉如砥;太史遗烈,落落磊磊。孤屿溢流,‘六一’擅之。千年巴蜀,实繁其齿;但言眉山,自属苏氏。”
()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

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

画檐鹦鹉唤人来,一扇湘帘自荡开。微露丰容教瞥见,熟闻声息故惊猜。

云含疏雨频延伫,水遇轻风又折回。还恐未曾亲切看,玉楼天半重徘徊。

()

月淡星疏子夜清,独骑黄鹤下吹笙。

当时只许风听得,学与行云佩玉声。

()

薛宣欲吏云,季氏或招闵。此公胸中秋,万物欲收稛。

卖药偶知名,草玄非近准。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

士生要弘毅,天地为盖轸。骥来盐车骖,井下短绠引。

难甘呼尔食,聊寄粲然辴。谁能借前筹,还妇用束缊。

吾闻调羹鼎,异味及枌堇。岂其供王羞,而弃会稽笋。

()

上方楼殿已幽深,更向诸峰胜处寻。金摆池鱼惊俗眼,琴调山溜写清音。

红芝九本初无种,翠柏千株自有心。众羡宫师康且寿,始知功德积来阴。

()

一旬三馈浆,十日一栉沐。

迫而后能应,希声犹不足。

被褐诣谂公,共尔一盂粥。

澹然出世情,了了无缚束。

因举赵州话,白兆一橛木。

瞠目不解答,彼已两无触。

作别不作别,黄叶埋经屋。

()

青春伯子先捐馆,白首慈亲旧倚门。泣向紫荆疑是梦,愁闻孤雁欲销魂。

弃繻偶得灯前认,遗事堪于月下论。三十年来多涕泪,鹡鸰相急在中原。

()

有人来问我,如何向他道。

丧身失命处,世人怕死到。

三界唯一心,万法唯心造。

不悟生死者,轮劫空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