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二 · 孔林

陶庵梦忆 · 卷二 · 孔林
曲阜出北门五里许,为孔林。紫金城,城之门以楼,楼上见小山一点,正对东南者,峄山也。折而西,有石虎、石羊三四,在榛莽中。过一桥,二水汇,泗水也。享殿后有子贡手植楷。楷大小千余本,鲁人取为材、为棋枰。享殿正对伯鱼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由伯鱼墓折而右,为宣圣墓。去数丈,案一小山,小山之南为子思墓。数百武之内,父、子、孙三墓在焉。谯周云:“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曰‘孔里’。”
《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
有碑铭三,兽碣俱在。《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不能名。一里之中未尝产棘木、荆草。”紫金城外,环而墓者数千家,三千二百余年,子孙列葬不他徙,从古帝王所不能比隆也。宣圣墓右有小屋三间,匾曰“子贡庐墓处”。盖自兖州至曲阜道上,时官以木坊表识,有曰“齐人归讙处”,有曰“子在川上处”,尚有义理;至泰山顶上,乃勒石曰“孔子小天下处”,则不觉失笑矣。
()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云垂旷野路漫漫,策策秋声作莫寒。已分故园天样远,不知何处是长安。

()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

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

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

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

天人岂不韪,用舍各有差。

胸中五色石,无补山水涯。

譬如九鼎重,以国不以家。

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

明年凤池日,相近当无譁。

()

残雪净园池,春风动柳枝。

贫还存旧业,身老见清时。

留客尝新酒,教孙诵古诗。

青山频在望,思欲问归期。

()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

荒凉台阁追随事,懒慢江河放逐臣。

应是主人怜寂寞,僦居仍有小园春。

()

何处清风里,长松古县门。海风吹不断,明月满乾坤。

()

大龙来下界,忽阻松毛阴。凉气度香气,古心清热心。

雨馀添鬣翠,风至应涛吟。祗恨宵分后,明蟾不可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