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石记。明代。叶小鸾。汾湖石者,盖得之于汾湖也。其时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崖出。有人曰:湖之湄有石焉,累累然而多,遂命舟致之。 其大小圆缺,袤尺不一。其色则苍然,其状则崟然,皆可爱也。询其居旁之人,亦不知谁之所遗矣。岂其昔为繁华之所,以年代邈远,故湮没而无闻耶?抑开辟以来,石固生于兹水者耶?若其生于兹水,今不过遇而出之也;若其昔为繁华之所湮没而无闻者,则可悲甚矣。想其人之植此石也,必有花木隐映,池台依倚,歌童与舞女流连,游客偕骚人啸咏。林壑交美,烟霞有主,不亦游观之乐乎?今皆不知化为何物矣。且并颓垣废井、荒涂旧址之迹,一无可存而考之,独兹石之颓乎卧于湖侧,不知其几百年也,而今出之,不亦悲哉! 虽然,当夫流波之冲激而奔排,鱼虾之游泳而窟穴,秋风吹芦花之瑟瑟,寒宵唳征雁之嘹嘹,枪烟白露,蒹葭无际,钓艇渔帆,吹横笛而出没;萍钿荇带,杂黛螺而萦覆,则此石之存于天地之间也,其殆与湖之水冷落于无穷已耶?今乃一旦罗之于庭,复使垒之而为山,荫之以茂树,披之以苍苔,杂红英之璀璨,纷素蕊之芬芳,细草春碧,明月秋朗,翠微缭绕于其巅,飞花点缀于其岩。乃至楹槛之间,登高台而送归云;窗轩之际,照遐景而生清风。回思昔之啸咏,流连游观之乐者,不又复见之于今乎?则是石之沉于水者可悲,今之遇而出之者,又可喜也。若使水不落,潮不涸,则至今犹埋于层波之间耳。石固亦有时也哉。
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荼蘼开尽见山茶,血色娇春带雨斜。莫是今年逢闰月,东风吹到背时花。
春晚见山茶花一枝独开。宋代。胡仲参。 荼蘼开尽见山茶,血色娇春带雨斜。莫是今年逢闰月,东风吹到背时花。
冬雪不到地,春雪方连天。
山园亦珊瑚,暄暖亦已妍。
舒舒者丹荑,忽作冻蝟拳。
寒燠固不齐,勿与时争先。
溪行。宋代。方岳。 冬雪不到地,春雪方连天。山园亦珊瑚,暄暖亦已妍。舒舒者丹荑,忽作冻蝟拳。寒燠固不齐,勿与时争先。
长堤如带玉为堆,不减昆丘石洞开。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一 沙堤横玉。明代。卢龙云。 长堤如带玉为堆,不减昆丘石洞开。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
破懒寻春远,招携石竺间。兴高即暇日,地辟况禅关。
树里千声鸟,尊前一带山。登楼凭眺远,不负此官闲。
春暮张尔戌捕卿招同李书云余铨卢王北山三给谏摩诃庵看杏花 其一。清代。郭棻。 破懒寻春远,招携石竺间。兴高即暇日,地辟况禅关。树里千声鸟,尊前一带山。登楼凭眺远,不负此官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