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豢之樊中。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棹艇遄归,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绍兴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观,尽徙诸院刹及士民之墓,独逋墓诏留之,弗徙。至元,杨连真伽发其墓,唯端砚一、玉簪一。明成化十年,郡守李瑞修复之。天启间,有王道士欲于此地种梅千树。云间张侗初太史补《孤山种梅序》。
袁宏道《孤山小记》: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近日雷峰下有虞僧儒,亦无妻室,殆是孤山后身。所著《溪上落花诗》,虽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谓迅捷之极。至于食淡参禅,则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无奇人哉!
张京元《孤山小记》:
孤山东麓,有亭翼然。和靖故址,今悉编篱插棘。诸巨家规种桑养鱼之利,然亦赖其稍葺亭榭,点缀山容。楚人之弓,何问官与民也。
又《萧照画壁》:
西湖凉堂,绍兴间所构。高宗将临观之。有素壁四堵,高二丈,中贵人促萧照往绘山水。照受命,即乞尚方酒四斗,夜出孤山,每一鼓即饮一斗,尽一斗则一堵已成,而照亦沉醉。
上至,览之叹赏,宣赐金帛。
沈守正《孤山种梅疏》:
西湖之上,葱?亲人,亦爽朗易尽。独孤山盘郁重湖之间,水石草木皆有幽色。唐时楼阁参差,诗歌点缀,冠于两湖。读“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之句,犹可想见当时。道孤山者,不径西泠,必沿湖水,不似今从望湖折??而入也。
此地尚有古梅偃蹇,云是和靖故居。
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孤山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忽为孟?写出,真画中矣。
苏轼《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见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张祜《孤山》诗: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出北林。
徐渭《孤山玩月》诗:
湖水淡秋空,练色澄初静。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西子拂淡妆,遥岚挂孤镜。
座客本玉姿,照耀几筵莹。暇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
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
论久兴弥洽,返棹堤逾迥。自顾纵清谈,何嫌麾尘柄。
卓敬《孤山种梅》诗:
风流东阁题诗客,潇洒西湖处士家。
雪冷江深无梦到,自锄明月种梅花。
王稚登《赠林纯卿卜居孤山》诗:
藏书湖上屋三间,松映轩窗竹映关。
引鹤过桥看雪去,送僧归寺带云还。
轻红荔子家千里,疏影梅花水一湾。
和靖高风今已远,后人犹得住孤山。
陈鹤《题孤山林隐君祠》诗:
孤山春欲半,犹及见梅花。笑踏王孙草,闲寻处士家。
尘心莹水镜,野服映山霞。岩壑长如此,荣名岂足夸。
王思任《孤山》诗:
淡水浓山画里开,无船不署好楼台。
春当花月人如戏,烟入湖灯声乱催。
万事贤愚同一醉,百年修短未须哀。
只怜逋老栖孤鹤,寂寞寒篱几树梅。
张岱《补孤山种梅叙》:
盖闻地有高人,品格与山川并重;亭遗古迹,梅花与姓氏俱香。名流虽以代迁,胜事自须人补。在昔西泠逸老,高洁韵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今乃人去山空,依然水流花放。瑶葩洒雪,乱飘冢上苔痕;玉树迷烟,恍堕林间鹤羽。兹来韵友,欲步前贤,补种千梅,重修孤屿。凌寒三友,早连九里松篁;破腊一枝,远谢六桥桃柳。伫想水边半树,点缀冰花;
待将雪后横枝,低昂铁干。美人来自林下,高士卧于山中。白石苍崖,拟筑草亭招放鹤;浓山淡水,闲锄明月种梅花。有志竟成,无约不践。将与罗浮争艳,还期庾岭分香。实为林处士之功臣,亦是苏长公之胜友。吾辈常劳梦想,应有宿缘。
哦曲江诗(曲江张九龄有《庭梅吟》),便见孤芳风韵;读广平赋,尚思铁石心肠。共策灞水之驴,且向断桥踏雪;遥瞻漆园之蝶,群来林墓寻梅。莫负佳期,用追芳躅。
张岱《林和靖墓柱铭》:
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
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
《水經注》曰: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山不連陵曰孤。梅花嶼介于兩湖之間,四面岩巒,一無所麗,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焉沖照,亭觀繡峙,兩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為林和靖放鶴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賜号和靖處士。常畜雙鶴,豢之樊中。逋每泛小艇,遊湖中諸寺,有客來,童子開樊放鶴,縱入雲霄,盤旋良久,逋必棹艇遄歸,蓋以鶴起為客至之驗也。臨終留絕句曰:“湖外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禅書。”紹興十六年建四聖延祥觀,盡徙諸院刹及士民之墓,獨逋墓诏留之,弗徙。至元,楊連真伽發其墓,唯端硯一、玉簪一。明成化十年,郡守李瑞修複之。天啟間,有王道士欲于此地種梅千樹。雲間張侗初太史補《孤山種梅序》。
袁宏道《孤山小記》:
孤山處士,妻梅子鶴,是世間第一種便宜人。我輩隻為有了妻子,便惹許多閑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厭,如衣敗絮行荊棘中,步步牽挂。近日雷峰下有虞僧儒,亦無妻室,殆是孤山後身。所著《溪上落花詩》,雖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謂迅捷之極。至于食淡參禅,則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無奇人哉!
張京元《孤山小記》:
孤山東麓,有亭翼然。和靖故址,今悉編籬插棘。諸巨家規種桑養魚之利,然亦賴其稍葺亭榭,點綴山容。楚人之弓,何問官與民也。
又《蕭照畫壁》:
西湖涼堂,紹興間所構。高宗将臨觀之。有素壁四堵,高二丈,中貴人促蕭照往繪山水。照受命,即乞尚方酒四鬥,夜出孤山,每一鼓即飲一鬥,盡一鬥則一堵已成,而照亦沉醉。
上至,覽之歎賞,宣賜金帛。
沈守正《孤山種梅疏》:
西湖之上,蔥?親人,亦爽朗易盡。獨孤山盤郁重湖之間,水石草木皆有幽色。唐時樓閣參差,詩歌點綴,冠于兩湖。讀“不雨山常潤,無雲水自陰”之句,猶可想見當時。道孤山者,不徑西泠,必沿湖水,不似今從望湖折??而入也。
此地尚有古梅偃蹇,雲是和靖故居。
李流芳《題孤山夜月圖》:
曾與印持諸兄弟醉後泛小艇,從孤山而歸。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蕩,如鏡中,複如畫中。久懷此胸臆,壬子在小築,忽為孟?寫出,真畫中矣。
蘇轼《書林逋詩後》:
吳侬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渌。
不論世外隐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見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
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
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節已難繼,将死微言猶可錄。
自言不作封禅書,更肯悲吟白頭曲。
我笑吳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盞寒泉薦秋菊。
張祜《孤山》詩:
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常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鐘聲出北林。
徐渭《孤山玩月》詩:
湖水淡秋空,練色澄初靜。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舉酒忽見月,光與波相映。西子拂淡妝,遙岚挂孤鏡。
座客本玉姿,照耀幾筵瑩。暇時吐高懷,四座盡傾聽。
卻言處士疏,徒抱梅花詠。如以徑寸魚,蹄涔即成泳。
論久興彌洽,返棹堤逾迥。自顧縱清談,何嫌麾塵柄。
卓敬《孤山種梅》詩:
風流東閣題詩客,潇灑西湖處士家。
雪冷江深無夢到,自鋤明月種梅花。
王稚登《贈林純卿蔔居孤山》詩:
藏書湖上屋三間,松映軒窗竹映關。
引鶴過橋看雪去,送僧歸寺帶雲還。
輕紅荔子家千裡,疏影梅花水一灣。
和靖高風今已遠,後人猶得住孤山。
陳鶴《題孤山林隐君祠》詩:
孤山春欲半,猶及見梅花。笑踏王孫草,閑尋處士家。
塵心瑩水鏡,野服映山霞。岩壑長如此,榮名豈足誇。
王思任《孤山》詩:
淡水濃山畫裡開,無船不署好樓台。
春當花月人如戲,煙入湖燈聲亂催。
萬事賢愚同一醉,百年修短未須哀。
隻憐逋老栖孤鶴,寂寞寒籬幾樹梅。
張岱《補孤山種梅叙》:
蓋聞地有高人,品格與山川并重;亭遺古迹,梅花與姓氏俱香。名流雖以代遷,勝事自須人補。在昔西泠逸老,高潔韻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疏影橫斜,遠映西湖清淺;暗香浮動,長陪夜月黃昏。今乃人去山空,依然水流花放。瑤葩灑雪,亂飄冢上苔痕;玉樹迷煙,恍堕林間鶴羽。茲來韻友,欲步前賢,補種千梅,重修孤嶼。淩寒三友,早連九裡松篁;破臘一枝,遠謝六橋桃柳。伫想水邊半樹,點綴冰花;
待将雪後橫枝,低昂鐵幹。美人來自林下,高士卧于山中。白石蒼崖,拟築草亭招放鶴;濃山淡水,閑鋤明月種梅花。有志竟成,無約不踐。将與羅浮争豔,還期庾嶺分香。實為林處士之功臣,亦是蘇長公之勝友。吾輩常勞夢想,應有宿緣。
哦曲江詩(曲江張九齡有《庭梅吟》),便見孤芳風韻;讀廣平賦,尚思鐵石心腸。共策灞水之驢,且向斷橋踏雪;遙瞻漆園之蝶,群來林墓尋梅。莫負佳期,用追芳躅。
張岱《林和靖墓柱銘》:
雲出無心,誰放林間雙鶴。
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
西湖梦寻 · 卷三 · 西湖中路 · 孤山。明代。张岱。《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豢之樊中。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棹艇遄归,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绍兴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观,尽徙诸院刹及士民之墓,独逋墓诏留之,弗徙。至元,杨连真伽发其墓,唯端砚一、玉簪一。明成化十年,郡守李瑞修复之。天启间,有王道士欲于此地种梅千树。云间张侗初太史补《孤山种梅序》。
袁宏道《孤山小记》: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近日雷峰下有虞僧儒,亦无妻室,殆是孤山后身。所著《溪上落花诗》,虽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谓迅捷之极。至于食淡参禅,则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无奇人哉!
张京元《孤山小记》:
孤山东麓,有亭翼然。和靖故址,今悉编篱插棘。诸巨家规种桑养鱼之利,然亦赖其稍葺亭榭,点缀山容。楚人之弓,何问官与民也。
又《萧照画壁》:
西湖凉堂,绍兴间所构。高宗将临观之。有素壁四堵,高二丈,中贵人促萧照往绘山水。照受命,即乞尚方酒四斗,夜出孤山,每一鼓即饮一斗,尽一斗则一堵已成,而照亦沉醉。
上至,览之叹赏,宣赐金帛。
沈守正《孤山种梅疏》:
西湖之上,葱?亲人,亦爽朗易尽。独孤山盘郁重湖之间,水石草木皆有幽色。唐时楼阁参差,诗歌点缀,冠于两湖。读“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之句,犹可想见当时。道孤山者,不径西泠,必沿湖水,不似今从望湖折??而入也。
此地尚有古梅偃蹇,云是和靖故居。
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孤山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忽为孟?写出,真画中矣。
苏轼《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见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张祜《孤山》诗: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出北林。
徐渭《孤山玩月》诗:
湖水淡秋空,练色澄初静。倚棹激中流,幽然适吾性。
举酒忽见月,光与波相映。西子拂淡妆,遥岚挂孤镜。
座客本玉姿,照耀几筵莹。暇时吐高怀,四座尽倾听。
却言处士疏,徒抱梅花咏。如以径寸鱼,蹄涔即成泳。
论久兴弥洽,返棹堤逾迥。自顾纵清谈,何嫌麾尘柄。
卓敬《孤山种梅》诗:
风流东阁题诗客,潇洒西湖处士家。
雪冷江深无梦到,自锄明月种梅花。
王稚登《赠林纯卿卜居孤山》诗:
藏书湖上屋三间,松映轩窗竹映关。
引鹤过桥看雪去,送僧归寺带云还。
轻红荔子家千里,疏影梅花水一湾。
和靖高风今已远,后人犹得住孤山。
陈鹤《题孤山林隐君祠》诗:
孤山春欲半,犹及见梅花。笑踏王孙草,闲寻处士家。
尘心莹水镜,野服映山霞。岩壑长如此,荣名岂足夸。
王思任《孤山》诗:
淡水浓山画里开,无船不署好楼台。
春当花月人如戏,烟入湖灯声乱催。
万事贤愚同一醉,百年修短未须哀。
只怜逋老栖孤鹤,寂寞寒篱几树梅。
张岱《补孤山种梅叙》:
盖闻地有高人,品格与山川并重;亭遗古迹,梅花与姓氏俱香。名流虽以代迁,胜事自须人补。在昔西泠逸老,高洁韵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今乃人去山空,依然水流花放。瑶葩洒雪,乱飘冢上苔痕;玉树迷烟,恍堕林间鹤羽。兹来韵友,欲步前贤,补种千梅,重修孤屿。凌寒三友,早连九里松篁;破腊一枝,远谢六桥桃柳。伫想水边半树,点缀冰花;
待将雪后横枝,低昂铁干。美人来自林下,高士卧于山中。白石苍崖,拟筑草亭招放鹤;浓山淡水,闲锄明月种梅花。有志竟成,无约不践。将与罗浮争艳,还期庾岭分香。实为林处士之功臣,亦是苏长公之胜友。吾辈常劳梦想,应有宿缘。
哦曲江诗(曲江张九龄有《庭梅吟》),便见孤芳风韵;读广平赋,尚思铁石心肠。共策灞水之驴,且向断桥踏雪;遥瞻漆园之蝶,群来林墓寻梅。莫负佳期,用追芳躅。
张岱《林和靖墓柱铭》:
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
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