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二 · 西湖西路 · 集庆寺 。明代。张岱。九里松,唐刺史袁仁敬植。松以达天竺,凡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藤萝冒涂,走其下者,人面皆绿。行里许,有集庆寺,乃宋理宗所爱阎妃功德院也。 淳?十一年建造。阎妃,鄞县人,以妖艳专宠后宫。寺额皆御书,巧丽冠于诸刹。经始时,望青采斫,勋旧不保,鞭笞追逮,扰及鸡豚。时有人书法堂鼓云:“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好面皮。”理宗深恨之,大索不得。此寺至今有理宗御容两轴。六陵既掘,冬青不生,而帝之遗像竟托阎妃之面皮以存,何可轻诮也。元季毁,明洪武二十七年重建。 张京元《九里松小记》: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陈玄晖《集庆寺》诗: 玉钩斜内一阎妃,姓氏犹传真足奇。 宫嫔若非能佞佛,御容焉得在招提。 布地黄金出紫薇,官家不若一阎妃。 江南赋税凭谁用,日纵平章恣水嬉。 开荒筑土建坛追,功德巍峨在石碑。 集庆犹存宫殿毁,面皮真个属阎妃。 昔日曾传九里松,后闻建寺一朝空。 放生自出罗禽鸟,听信?黎说有功。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岁久鹾台吏蠹深,朝廷选士比南金。富饶有道期裨国,秪在清贞一寸心。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二。明代。杨士奇。 岁久鹾台吏蠹深,朝廷选士比南金。富饶有道期裨国,秪在清贞一寸心。
寂寞谁相问,清斋隔市嚣。忽遗芳树至,应识雅情高。
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野人看不厌,常此对村醪。
夹竹桃花 其三。明代。王世懋。 寂寞谁相问,清斋隔市嚣。忽遗芳树至,应识雅情高。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野人看不厌,常此对村醪。
鹗章一荐入青云,送别都门酒半樽。江口山晴横紫翠,石头树暝欲黄昏。
郎官本应星辰贵,民物均沾雨露恩。伫看功庸书上考,纶音重下紫薇宸。
题都门送别。唐代。王翰。 鹗章一荐入青云,送别都门酒半樽。江口山晴横紫翠,石头树暝欲黄昏。郎官本应星辰贵,民物均沾雨露恩。伫看功庸书上考,纶音重下紫薇宸。
记摘小园瓜李,七夕年时花底。
呆女嫁痴牛,嫁到良宵十四。
弹指,弹指,好事已成虚事。
如梦令 七夕。清代。朱彝尊。 记摘小园瓜李,七夕年时花底。呆女嫁痴牛,嫁到良宵十四。弹指,弹指,好事已成虚事。
正直三神列,慈悲一佛尊。
须知真实念,是谓吉祥门。
巨浸旋归壑,顽云渐散屯。
更凭驱日驭,挥霍照乾坤。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宋代。吴潜。 正直三神列,慈悲一佛尊。须知真实念,是谓吉祥门。巨浸旋归壑,顽云渐散屯。更凭驱日驭,挥霍照乾坤。
笔下春风锦绣浮,花光山影照清流。
唐朝忧乐君新意,洛邑兴衰我旧游。
急雨打成今夜梦,孤灯挑动昔年愁。
此身此画俱非实,白发天涯万事休。
谢史纯夫画连昌宫图顷岁京洛间作此今再观旧。宋代。王铚。 笔下春风锦绣浮,花光山影照清流。唐朝忧乐君新意,洛邑兴衰我旧游。急雨打成今夜梦,孤灯挑动昔年愁。此身此画俱非实,白发天涯万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