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石州慢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
薄雨收敛寒气斜阳拨开天晴,天地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十里长亭路边的柳树已嫩黄,不知何人倚马折柳以送行?春天河水漫漫流淌烟霭漫空,映带着远天的几点归来的鸿雁,广阔的荒塞上春雪完全消融。还记得出关时也是这样情景。出发前你在画楼为我饯行时,你流着泪为我唱哀怨的歌声,没有想到竟然这样轻易离别。回首往事已经一年音信全无,你要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新愁?就像芭蕉卷曲丁香打结重重。又是如同远隔天涯一样憔悴,两地苦相思空对风清和月明。

薄雨:小雨。 空阔:广阔。 平沙:广袤的沙漠。 龙荒:指塞外荒漠。古时沙漠中有地名曰「白龙堆」,故又称沙漠为龙沙或龙荒。唐·王龙标《从军行》:「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出关:出塞。关,此指河北临城,古代为北去的关口之一。 恰如:恰恰是。 画楼:有彩绘装饰的华丽楼阁。 芳酒:美酒。 红泪:原指泣尽而继之以血。此处指和着胭脂的泪水。 经年:经历很多岁月,形容时间很长。 杳杳(yǎoyǎo):形容遥远。 音尘:音信,消息。 方寸:喻心。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唐、宋诗词中多用以喻愁思纠结。牛峤《感恩寺》:「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南唐中主《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厌厌:通「恹恹」,忧愁苦闷的样子。 风月:风和月,泛指景色。

此词为抒写相思别情之作。上阕写北国早春景物。「薄雨」二句以薄雨、斜照之意象组合成一幅北国早春雨后斜阳、春意空阔之境。「长亭」二句插入长亭送别,远客折柳,乃词人见北国早春柳色才黄,顿时闪现出当初离别京师,出关赴任,折柳送别情景。「烟横」三句写词人远望暮霭烟云横空弥漫于长河水际,几点归鸦映带其间,荒原积雪已被东风消融,更具象地展现出北国早春的荒野和苍茫。「还记」二句勾联今昔,触发对京都恋人的怀思。前面一路写景,到此一笔打住,上阕的煞尾,实属全词脉络的关键。 下阕由写景转入叙事。回首京都恋人送别情景:她备好酒宴为我饯别,流着伤心的泪水,唱着哀怨的歌曲。「顿成轻别」感慨离别经年,音尘渺茫。「欲知」五句写突接京都恋人诗篇,抒发相思。这首词从眼前追忆过去,从过去回到现在,想到日后,并且极其巧妙地把时间迁移和内心的活动,交织在写景、叙事、抒情之中,馀味无穷。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万里江天雪意浓,舣篷觅句愧诸公。相逢不数山阴夜,酬唱难追正始风。

一饭已形云子白,举杯更泻真珠红。片帆西上君须记,兴在远村丹树枫。

()

菜畦绝夜雨,麦垅摇春风。

析舆奉欢笑,意与物态同。

路才百里近,水可一夕通。

君其戒徒御,驾言无匆匆。

()

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

杖履空平日,幢幡想去尘。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

()

秋夜何迢迢,一梦八九觉。孤舟寄风雨,短烛才自照。

冥冥高云过,寂寂山鬼啸。展转谁与欢,漂泊未可料。

昔我自兹迈,春华巧相笑。今我复来此,落叶纷满道。

客行无远近,劳苦略同调。一岁再羁旅,人生岂长少。

良无二顷田,讵得守蓬藋。

()

风雨天涯怨亦恩。飘摇犹有未消魂。能禁寒彻是情根。

月作眉颦终有望,香馀心字索重温。不辞痴绝伫黄昏。

()

后山客馆报聘礼,野寺僧瓯当酒茶。

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贪涨不容沙。

草间翁仲今尘迹,雪后江梅是故花。

一扫穷愁无不足,方知谋醉是生涯。

()

却忆东舟去若仙,江亭分袂忽经年。春风境上无多地,夜月湖中共一天。

海阁坐观涛拥鹭,山堂吟听漏移莲。新诗往复交情见,巨集成来已百篇。

()

自昔称王谢,於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尚九原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