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福建寇扰甫定,朝廷选贤能吏,劳来安集,以遂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遂过江山、浦城道中,遇邵武避地之人,即遗金为归资,从者如市。至郡,抚摩创痍,翦平凶孽,民恃以安。未几,言者以遂妄自标致,邀誉沽名,罢。
改知安丰军,迁国子监主簿,又迁太常寺主簿,拜监察御史。疏奏极论进君子,退小人。又言正风俗,息奔竞。又言:“朝廷谓史嵩之小黠为大智,近功为远略。忽臣之言,必欲侥幸嵩之于不败,非为国至计也。欺君误国,天下知之,而朝廷犹且惑焉,势甚凛凛也。”入对,言帝知、仁、勇,学有未至。
迁右正言,寻拜殿中侍御史。疏言:“三十年来凶德参会,未有如李知孝、梁成大、莫泽肆无忌惮者。三凶之罪,上通于天,乞重其刑。”又取刘光祖为殿中侍御史时奏格,择其关于风化切于时宜者,请颁示中外。皆从之。又请于并淮置屯田,且条上边事曰:“当今之急务:在朝廷者五,定规摹,明意向,一心力,谨事权,审号令;在边阃者六,恤归附,精间谍,节财用,练士兵,择将才,计军实。”又言:“君德必纯乎刚。”帝皆善之。
迁户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时暂兼权侍左侍郎。以宝章阁待制差知遂宁府。进焕章阁待制、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知成都府。差知平江府。
遂与同里刘宰素同志,宰尝称遂为文雅健,无世俗浮靡之气,足以名世。遂守平江,宰赠之言曰:“士友当亲,而贤否不可不辨;财利当远,而会计不可不明。折狱以情,毋为私意所牵;荐士以才,毋为权要所夺。当言则言,不视时而退缩;可去则去,不计利而迟回。庶几名节之全,不愧简册所载。”盖格言也。
天一生兮上浮,羽上俟兮丹丘。
逆儋耳兮东注,夹昆仑兮倒流。
题端明苏子瞻书天庆观乳泉赋后。宋代。王遂。 天一生兮上浮,羽上俟兮丹丘。逆儋耳兮东注,夹昆仑兮倒流。
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三。宋代。王遂。 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
当年受气便神明,未必冰壶有此情。
自是胸中少凡近,犹须境外立功名。
谪居岁月能闻道,多病工夫近养生。
尚记漫塘曾有语,弟才无用不如兄。
送浩翁赴梁县。宋代。王遂。 当年受气便神明,未必冰壶有此情。自是胸中少凡近,犹须境外立功名。谪居岁月能闻道,多病工夫近养生。尚记漫塘曾有语,弟才无用不如兄。
玉麟堂上共论兵,众裹逢君眼为明。
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
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余一叶轻。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
送黄叔向归永嘉。宋代。王遂。 玉麟堂上共论兵,众裹逢君眼为明。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余一叶轻。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