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练字。南北朝。刘勰。夫文爻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斯乃言语之体貌,而文章之宅宇也。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先王声教,书必同文,輶轩之使,纪言殊俗,所以一字体,总异音。《周礼》保氏,掌教六书。秦灭旧章,以吏为师。及李斯删籀而秦篆兴,程邈造隶而古文废。 汉初草律,明著厥法。太史学童,教试八体。又吏民上书,字谬辄劾。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虽云性慎,亦时重文也。至孝武之世,则相如撰篇。及宣平二帝,征集小学,张敞以正读传业,扬雄以奇字纂训,并贯练《雅》、《颂颉》,总阅音义。鸿笔之徒,莫不洞晓。且多赋京苑,假借形声,是以前汉小学,率多玮字,非独制异,乃共晓难也。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臧否亦半。 及魏代缀藻,则字有常检,追观汉作,翻成阻奥。故陈思称∶“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岂直才悬,抑亦字隐。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时所共废,虽易斯难,趣舍之间,不可不察。 夫《尔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仓颉》者,李斯之所辑,而史籀之遗体也。《雅》以渊源诂训,《颉》以苑囿奇文,异体相资,如左右肩股,该旧而知新,亦可以属文。若夫义训古今,兴废殊用,字形单复,妍媸异体。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讽诵则绩在宫商,临文则能归字形矣。 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诡异者,字体瑰怪者也。曹摅诗称∶“岂不愿斯游,褊心恶凶呶。”两字诡异,大疵美篇。况乃过此,其可观乎!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于常文,则龃龉为瑕,如不获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黕而篇暗。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凡此四条,虽文不必有,而体例不无。若值而莫悟,则非精解。 至于经典隐暧,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或以音讹,或以文变。子思弟子,“于穆不似”,音讹之异也。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傅毅制诔,已用“淮雨”;元长作序,亦用“别风”,固知爱奇之心,古今一也。史之阙文,圣人所慎,若依义弃奇,则可与正文字矣。 赞曰∶ 篆隶相熔,苍雅品训。古今殊迹,妍媸异分。 字靡易流,文阻难运。声画昭精,墨采腾奋。
鸟迹: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兽蹄鸟迹的形状创造象形文字。书契:文字。契,刻。 宅宇:住所。指文章寄托于文字。 官治民察:见于《周易·系辞下》。 保氏:地方官名。 六书:《周礼·地官》说保氏的职责之一是教授“六书”。“六书”:创造文字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旧章:指各国的章程法规,包括文字的条例。灭旧章:即焚书。 李斯:秦相。秦统一六国后,他主张统一文字,废除和秦文字不同的文字。籀(zhòu):籀文,周朝文字,笔画比较复杂,秦统一六国后,李斯主张统一文字,于是就将它加以简化,称为小篆。秦篆:小篆。比大篆简化,仍复杂。 厥:其。 六体:指古文(籀文)、奇字(古文的异体)、篆书(小篆)、隶书、缪篆(刻印字体)、虫书(写幡字体)。幡:旗幡。 石建惧死:石建,汉武帝时的郎中令,石奋之子。《汉书·石奋传》说,他写的奏章皇帝批下来后,看到马字少了一笔,他很害怕,说罪责该死。 相如:司马相如,汉朝辞赋家,作有《凡将篇》,其中没有一个重复的字,像后来的千字文。 宣:汉宣帝。成:疑是“平”之误。平:汉平帝。 小学:文字学。 “扬雄”句:平帝时,征集了一百余文字学者在未央宫中讲文字,扬雄根据他们的所讲写了《训纂篇》。训,解释;纂,编。 鸿笔:大作家。 多赋京苑:西汉赋多写京都苑囿,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等。 异:异体。 复文:异体字。隐训:怪僻的字。 常检:一定的规格法度。 陈思:曹植。下引他的话已无考。 直:但,仅。 斯:是。 时所共废:“时”上疑脱一字;“废”下合补“者”字。 趣舍:趋向或舍弃,与取含意近。 诗书:《诗经》《尚书》。指经典古籍。襟带:衣领和衣带,衣服要有襟带才能穿,比喻古籍要有《尔雅》才能够读懂。 诂训:指古义。 资:凭借。 属文:即作文。 字形单复:即字形的笔画少和多。单,笔画单一;复,笔画复杂。 妍媸(chī):美、丑。 字形:泛指刘勰对炼字的一般要求。即“言亦寄形于字”的文字,不是“字形单复”的“字形”。 诡异:指怪僻奇异的字。 重出:重复的字。 曹摅:西晋良史。所引诗句无考。 半字同文:指偏旁相同的字。 施:用。 龃龉(jǔ yǔ):牙齿不齐,喻不合。 字林:字典、字书。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诗骚:《诗经》《楚辞》。《骚》,《离骚》,代表《楚辞》。适会:偶合,偶然相同,不以为忌。《诗经》《楚辞》都善于适应情况恰当重复用字。 肥瘠:笔画多,字肥;笔画少,字瘦。 黯耽:状暗黑。 方册:指书籍。方,木板,刻书所用。册,编联在一起的竹简,即古代的书。 三写:几次传抄。易字:抄错字。 於穆不祀:孟仲子把《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中“於穆不已”错读为“於穆不似”。於,赞美词。穆,深远的样子。不已,不止。祀,作“似”。 三豕渡河:子夏到晋国去,从卫国经过时,听到有人在读史记道:“晋师三豕渡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渡河。”到晋国一问,果然是“己亥渡河”。“己”与“三”、“亥”与“豕”形近。见于《吕氏春秋·察传篇》。 尚书大传:解释《尚书》的书。旧题西汉伏生撰,可能是其弟子所录而成。“别风淮雨”:《尚书大传·周传》的原文为:“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别风淮雨”是抄错了的文字。 帝王世纪:史书。西晋皇甫谧著,记上古以来帝王事迹,今不全。“列风淫雨”,《帝王世纪》的原文与《尚书大传》相同,只改“别”为“列”、“淮”为“淫”。列风,烈风,即暴风;淫雨,即过多的雨。 傅毅:东汉时期作家。诔:指傅毅的《北海靖王兴诔》。 杨校:据顾广圻校,“固知”句上补“元长作序,亦用别风”八字。元长,南朝齐王融的字。他用“别风”一词的序文已无可考。 阙文:缺字。 品训:分别训诂解释。指《仓颉》、《尔雅》所汇集训解的对象不同。品,众多。 靡:顺,指顺时。 声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字。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凉气苏衰疾,幽情入杖藜。
月惊孤鹊起,天带众星西。
松菊今彭泽,山川古会稽。
清吟殊未惬,喔喔已晨鸡。
夜分不寐起坐园中至旦。宋代。陆游。 凉气苏衰疾,幽情入杖藜。月惊孤鹊起,天带众星西。松菊今彭泽,山川古会稽。清吟殊未惬,喔喔已晨鸡。
家世本无年,甲子近一周;小子独何幸,七十今平头。
往者收朝迹,亟欲求归休,厚恩许奉祠,得禄岁愈优。
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何由洗此媿,欲挽天河流。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宋代。陆游。 家世本无年,甲子近一周;小子独何幸,七十今平头。往者收朝迹,亟欲求归休,厚恩许奉祠,得禄岁愈优。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何由洗此媿,欲挽天河流。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
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澜。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
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
以铁冠寿徐子仁。明代。顾璘。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澜。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