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

峄山碑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戍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悠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
大秦先祖建国,在那辉煌昔日,子孙世袭称王。 讨伐叛乱逆贼,威名震动四边,武力直达远方。 犬戎敢不遵奉,历时数十年间,扫灭六国豪强。 登基二十六年,上天授我尊号,孝道明显昭彰。 大业既已成就,于是施恩天下,亲自巡幸四方。 登于峄山之巅,群臣竞相跟从,沐浴天恩荣光。 追忆战国乱世,各国分土建邦,灾祸从此释放。 攻战无止无休,鲜血浸染荒郊,一如远古蛮荒。 华夏虽无万世,圣明五帝三皇,谁可疗此恶疮? 唯我大秦始皇,天下定于一邦,再无战祸创伤。 消灭灾荒祸害,百姓安康宁定,福泽久远绵长。 群臣称颂不尽,刻于峄山石上,功业永传万方。

其于久远也:“其”通“期”。

《峄山碑》即《秦峄山碑》的简称,《秦峄山碑》者,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峄山实无此碑,而人家多有传者,各有所自来。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原石为北魏太武帝推毁,存本文宝言是铉所摹,文宝又言尝亲至峄山访秦碑,莫获,遂以铉所摹刻石于长安,世多传之。

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

猜你喜欢

野僧尘虑尽,住在最深峰。

庭树巢孤鹤,崖湫宅老龙。

瀑绡悬百尺,云幌羃千重。

静里玄机发,登楼夜击钟。

()

冰绡六尺番风起,繁英便如潮怒。细染蓉砂,轻钩设墨,活色生香无数。

绵联岁序。讶秋菊春兰,并时娇姹。艳雪蕉阴,却思摩诘画中句。

丹青驰誉不朽,夜灯槃礴顷,遥念风度。舞裥留仙,冰奁写影,消得情怀如许。

良工最苦。恨春色三分,旋成尘土。貌取娉婷,断缣堪万古。

()

鱼鼓声中白氎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

睢阳太守清源令,衮冕巍巍共一祠。节重长淮坚守日,功高灵武中兴时。

汗青不泯忠臣传,太白长悬大将旗。圣代春秋严祀典,祠臣鹄立见光仪。

()

群峰拖翠叠云坰,下有涪翁一草亭。风送鸟声来枕细,水流松影出池清。

阳春到处恰盈掬,生意满前如列星。物外呶呶闲扫却,静焚兰茝诵心经。

()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

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雪山斥候无兵马,

锦里逢迎有主人。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荆州赏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过客径须愁出入,

居人不自解东西。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昔去为忧乱兵入,

今来已恐邻人非。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

群流争乱石,摧坱栈车过。雕戈挥落照,楼橹黯横波。

秋残问古渡,天外走长河。明日江关隔,马首朔尘多。

()

檐前瓦雀无殊相。斗霜天、气偏壮。东西转战氍毹上。围住多人望。

提携在手难轻放。锦为囊、争新样。饮啄何曾愁绝饷。怀袖藏飞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