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
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登上秦望山顶,大约面对古越大地, 颇生感慨,即使丞相李斯刻石立碑于秦望山,即“会稽刻石”。 刻石由李斯撰文并篆书,俗称李斯碑。《史记》载:石高一丈四尺,南北面广一尺,东西面广一尺六寸。现存之会稽刻石,已几经复刻。 元至正元年(1341),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勒,与徐铉所摹绎山碑表里相刻,置于府学宫之稽古阁( 今绍兴市稽山中学)。碑高230厘米,文小篆,与《史记》所载有数字不同。此刻在清康熙(1662-1722)年间又为石工磨去。乾隆五十七年(1792) 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氏本双钩上石,刘征刻,立于原处。现移于大禹陵碑廊。

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

猜你喜欢

天祸东扬日,孝儿独有名。丹心青史在,九死一毛轻。

挝鼓声争烈,服砒意更倾。令人思蔡顺,厚遣赤眉营。

()

咄这乾屎橛,生来太妖孽。堪笑老云门,一棒打不杀。

()

匣中尺五青芦叶,铸自东溟鬼国铁。八年跋扈欲如何?入眼寒光尚惨冽。

()

共惜年华未立名,路岐终日轸羁情。青春半是往来尽,

白发多因离别生。楚岸帆开云树映,吴门月上水烟清。

东归自有故山约,花落石床苔藓平。

()

四壁萧条寄一身,旧交谁念马卿贫。梦随月转难禁晓,愁共花生不称春。

莫怪世情轻陋巷,细看天意用诗人。请君休忆繁华事,金谷于今几点尘。

()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高轩夜静竹声远,

曲岸春深杨柳低。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

东风此别未惊魂,绛仗迎春骑吹繁。几处早花明水郭,一帆新绿去江村。

每因声气思畴曩,愿得雍容接晤言。骢马暂留知不可,六龙巡狩正南辕。

()

西阆风澄宿雾收,岩光滴沥翠如流。落霞孤鹜齐飞处,返照翻江岛屿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