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 第十五品 · 持经功德分

金刚经 · 第十五品 ·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和恒河沙数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中午以和恒河沙数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下午也以和恒河沙数目相等的次数做身命布施,像这样经过无量百千万亿无法计算的岁月,不断地都以身命布施。但如果另外有人,听到此经,信心不动摇,他的福德就胜过无数次以身命布施的人,更何况书写、实践、读诵,为他人解释说明。须菩提,简要地说,此经有不可思义,不可称量,无边的功德,如来为发心,学大乘佛法的人说,为发心学最上乘佛法的人说。如果有人能够实践、读诵,并广为他人解释说明,如来清楚地知道这种人,清楚地看见这种人,都会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没有边际不可思义的功德。像这种人,就是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喜欢咒术、祈福消灾、算命风水,喜欢双修采补住空乐境界,喜欢长生不老,守住灵明觉知,信以为有道、有真常等小法的人,不知道咒术、祈福消灾、算命风水、长生不老等只是增长我见,所悟方术、所悟境界只是增长人见,但守灵明觉知,住空东境界只是染着众生见,信以为有道可修、有真常可证,只是增长寿者见。有这种知见的人,对于此经就不能听受读诵为他人解说。须菩提,无论什么地方,如果有此经典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应当知道这地方就是塔庙,都应该恭敬作礼围绕,以种种花香散布其处。

初日分:古印度称早晨为初日分,中午为中日分,下午为后日分。恒河沙:即像恒河中的沙粒一样多。 大乘:梵语音译摩诃衍,用乘载比喻觉悟的境界,自觉且觉他者谓大乘,限于自觉者谓小乘。 小法:指外道法,即非佛法。 华香:华是花的通假字,华香即花和香。

猜你喜欢

别梦醒天涯。怊怅年华。怀人无奈碧云遮。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

小字记休差。年经些些。苏州花月是儿家。紫杜红兰闲掐遍,何处蘋花。

()

罘罳玉馆未垂络,水殿玲珑澄碧落。綵扇翻香蛱蝶轻,绡衣簇翅蜻蜓薄。

钓天画永无纤埃,水晶帘动南薰来。三千粉黛放将尽,十二楼台閒自开。

()

窈窕双青蛾,流盼瑶台鹤。自怨锁芳尘,似欲溯寥廓。

()

水虫才出绿波来,细看爬沙上石崖。

化作蜻蜓忽飞去,几时飞去却飞回。

()

天涯踪迹等浮鸥,聚散无端我欲愁。此去江南秋色好,一村黄叶认归舟。

()

万里归来健在身,征衫半杂帝京尘。功名蹇滞雄心耗,儿女团圆笑语亲。

落月几时曾梦李,秋风有客正思莼。敢誇驷马还乡贵,犹是春明下第人。

()

延陵宿望冠三吴,又见熙朝老大夫。

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

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

可但邦人歌五袴,也知还客尉焦枯。

()

银汉斜倾玉漏残,钗虫熠熠照清寒。最怜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树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