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不及:不如。
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人海藏楼事有无,西山衔阙岁将徂。卷中匕首何曾见,为展残年《戌亥》图。
戌亥去国图。清代。郑孝胥。 人海藏楼事有无,西山衔阙岁将徂。卷中匕首何曾见,为展残年《戌亥》图。
宾客相传无水厄,欣然脱屐上公堂。
涤烦疗渴名虽著,瘠气侵精暗有妨。
梦寐无忧眠可熟,清虚自积体尤强。
樵青竹里管何事,侧听杯行供暖汤。
黄守不饮茶。宋代。朱翌。 宾客相传无水厄,欣然脱屐上公堂。涤烦疗渴名虽著,瘠气侵精暗有妨。梦寐无忧眠可熟,清虚自积体尤强。樵青竹里管何事,侧听杯行供暖汤。
閒来朗诵剑南集,句律快心成感伤。才士无穷千载往,此翁自许一生狂。
北征向后谁知杜,南渡以前无愧唐。三百篇中关治忽,须将世教验词章。
读陆放翁诗。元代。黎伯元。 閒来朗诵剑南集,句律快心成感伤。才士无穷千载往,此翁自许一生狂。北征向后谁知杜,南渡以前无愧唐。三百篇中关治忽,须将世教验词章。
多病渊明刚止酒,不禁秋蕊浮香。饮船歌板已兼忘。吴霜羞鬓改,无语对红妆。
小捻青枝撩鼻观,绝胜娇额涂黄。独醒滋味怕新凉。归来烛影乱,欹枕听更长。
临江仙(次李伯纪韵)。宋代。李弥逊。 多病渊明刚止酒,不禁秋蕊浮香。饮船歌板已兼忘。吴霜羞鬓改,无语对红妆。小捻青枝撩鼻观,绝胜娇额涂黄。独醒滋味怕新凉。归来烛影乱,欹枕听更长。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裹破春颜。
生日对梅口占。宋代。叶茵。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裹破春颜。
修身贵日新,如草陈叶换。
请看弦上矢,岁月不可玩。
文章得蛙釜,虎以皮遘难。
兹事从古然,吾党奚独惋。
秦君好学勇,决胜百马汗。
宵行委明月,屡得按剑盼。
鄙夫晚更事,前猛窘新懦。
怜君亦自喭,意满怀不散。
谁为倾国媒,尚此琼英粲。
期君似椓罝,无以无人慢。
次韵答秦觏见赠。宋代。晁补之。 修身贵日新,如草陈叶换。请看弦上矢,岁月不可玩。文章得蛙釜,虎以皮遘难。兹事从古然,吾党奚独惋。秦君好学勇,决胜百马汗。宵行委明月,屡得按剑盼。鄙夫晚更事,前猛窘新懦。怜君亦自喭,意满怀不散。谁为倾国媒,尚此琼英粲。期君似椓罝,无以无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