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洒尽灯前泪,偏沾身上衣。呼天惟负负,恋母尚依依。
吹树风何急,寻巢鸟独飞。殷勤看行箧,在日寄当归。
将至梧州志痛。清代。黄遵宪。 洒尽灯前泪,偏沾身上衣。呼天惟负负,恋母尚依依。吹树风何急,寻巢鸟独飞。殷勤看行箧,在日寄当归。
银河澹无晖,虚庭忽已白。筦簟清于冰,微风入帘隙。
残梦犹摇摇,晨钟荡烟碧。秋士恒善悲,况此久羁客。
羁客动归心,有如燕将别。岂不志四方,风尘难合辙。
四壁秋蛩鸣,临风助凄咽。去去勿复陈,搴帷望明月。
明月入我抱,凉风吹我襟。白云自舒卷,去留皆无心。
海内方多故,志士甘浮湛。不见梁伯鸾,《五噫》有馀音。
馀音渺何许,独鹤鸣青霄。君才夙磊落,惊采追湘骚。
枳棘虽暂栖,六翮终翔翱。努力祖生策,万里乘长飙。
答黄陂黎济川孝廉秋思诗。清代。张宝森。 银河澹无晖,虚庭忽已白。筦簟清于冰,微风入帘隙。残梦犹摇摇,晨钟荡烟碧。秋士恒善悲,况此久羁客。羁客动归心,有如燕将别。岂不志四方,风尘难合辙。四壁秋蛩鸣,临风助凄咽。去去勿复陈,搴帷望明月。明月入我抱,凉风吹我襟。白云自舒卷,去留皆无心。海内方多故,志士甘浮湛。不见梁伯鸾,《五噫》有馀音。馀音渺何许,独鹤鸣青霄。君才夙磊落,惊采追湘骚。枳棘虽暂栖,六翮终翔翱。努力祖生策,万里乘长飙。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二。明代。徐熥。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
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
出游城南寺。明代。何景明。 楼閤倚清妙,春寻景未斜。听莺到竹院,并马入桃花。不倦登山屐,犹迟泛海槎。芳樽烂熳倒,吾醉亦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