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邢桂州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

译文

铙歌鼓吹喧响于京口,乘风破浪扬帆向洞庭。

经过赭圻城和赤岸山,击水向沅湘驾着轻舲。

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潮水涌来时天地映青。

明珠又回到合浦海域,定是追随着使臣之星。

注释

邢桂州:指邢济,作者友人。桂州:唐州名,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西桂林。

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南朝梁简文帝《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京口:唐润州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边。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径至京口,众乃大安。”

风波: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可抵桂州。《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

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晋桓温曾于其麓筑赭圻城。《晋书·桓温传》:“隆和初,诏徵温,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居之。”赤岸: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新亭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新林至赤岸,大破之。”

击汰:拍击水波。亦指以桨击水,划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扬舲:犹扬帆。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南朝梁刘孝威《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⑹合浦:古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

使臣星:即使星。典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送邢桂州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以前。邢桂州指邢济。按唐人惯例,邢济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市)上任,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取水路前往,王维去送别,目送孤帆碧天,想象风波洞庭的气势,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送别诗。邢桂州指邢济。

  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风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首联不落渲染离情别绪的窠臼,反而写得意气昂扬,而惜别感情则隐含于中,“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为地名(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亦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内。这两句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颇具匠心“赭”、“赤”都是暗色调,与诗歌昂扬奋发的风格和谐统一。“击汰”意谓击水,“扬舲”即开船,语出《楚辞》:“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这一句化用成句,如盐入水,非常巧妙。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颈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滚滚而来时,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以水墨写五彩,以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尾联化用两个典故,表达企盼祝愿之情。“珠归合浦”化用后汉孟尝故事。《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使臣星”之典亦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这两句意思是:邢济的赴任,将会使桂州出现安居乐业的局面。这一联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又紧扣当地故实,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而措辞不卑不亢、真诚恳切,十分“得体”。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清风空满越城阴,莫遂三年告养心。屡赋白华归未得,一行风木恨何深。

布帆无恙南江水,班马长嘶北塞音。闻说旧乡今作郡,大材宁许久山林。

()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

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

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

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水北山人得名声,

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彼皆刺口论世事,

有力未免遭驱使。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往年弄笔嘲同异,

怪辞惊众谤不已。近来自说寻坦途。犹上虚空跨绿駬。

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国家丁口连四海,

岂无农夫亲耒耜。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苗裔当蒙十世宥,

岂谓贻厥无基阯.故知忠孝生天性,洁身乱伦定足拟。

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每骑屋山下窥阚,

浑舍惊怕走折趾。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

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嗟我身为赤县令,

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先生又遣长须来,如此处置非所喜。况又时当长养节,

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窥涯涘。

放纵是谁之过欤,效尤戮仆愧前史。买羊沽酒谢不敏,

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

()

信笔题诗不记篇,聊凭赋咏写林泉。

閒来倚杖云千嶂,睡起凭栏月一川。

野性已安三径里,吟魂犹绕两湖边。

何时更许陪清话,复把深杯手自传。

()

小说纷纷皆有之,须凭实学是根基。

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

藏蕴满怀风与月,吐谈万卷曲和诗。

辨论妖怪精灵话,分别神仙达士机。

涉案钥刀并铁骑,闺情云雨共偷期。

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从头说细微。

()

杲公昔踏胡马尘,城中草木冻不春。甲士却立不敢问,其谁从之惇上人。

袖手归来两无语,如今且向江南住。云居老人费精神,送向高安滩头去。

()

春暮见花空有恨,病馀怯酒谩重温。

紫骝踏尽垂杨影,可笑书生独掩门。

()

鸟鼠荒庭暮,秋花覆短墙。

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

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

萧萧竹间泪,千古一悲伤。

()

春入长洲苑,东风已及时。苑中垂杨树,吹作黄金丝。

送君出春城,舣舟折桑枝。以此聊赠远,相别仍相期。

君归金华山,当逢牧羊儿。毋因入山去,遂尔来迟迟。

杨柳飞花日,待君同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