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宋代。周邦彦。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正如杂草凋敝穷竭至极的台城。身处异乡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伤感。傍晚的雨生起寒意,蟋蟀的呜声似劝人机织,间歇听闻到闺房中的女子正在赶制寒衣之声。暑去凉来,撤去花簟,铺上罗裀,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纵然夏日所用已收藏、疏远,但还留得当时清夜聚萤照我读书之綀囊。綀音疏,一种极稀薄之布。
我在荆江停留的时间越久,老友相对,离别后的思绪无限,无边怀念汴京之故人,情绪、兴致辗转周折,登临高处,唯有求得一醉,借酒消愁。训漉酒竹器,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忽见夕阳西沉,纵然酩酊大醉,但仍无计逃愁。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绿芜(lǜwú):长得多而乱的杂草。白居易《东南型一百韵》诗:“孤城覆绿芜”。
台城:旧城名。本三国吴后苑城,晋成帝释改建为建康宫,为东晋和南朝的宫省所在,所谓禁城,亦称台城。故址在进南京玄武湖侧。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五》:“晋、宋健谓朝廷禁近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此处用以代指金陵古城(即今南京市)。
殊乡(shū):异乡、他乡。
秋晚:深秋。
暮雨:傍晚的雨。
鸣蛩(qióng)劝织:蟋蟀的名声就像紧促的织布声。蛩:蟋蟀,以其声响织布机响,又名促织。唐孟郊《杂怨》诗:“暗蛩有虚织。”
花簟(diàn):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
綀(shù)囊:粗丝织品做的袋子。
留滞:搁置;阻塞。
篘(chōu):漉酒竹器,亦可作动词。
蟹螯(xiè áo):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荐:进,进献。指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
山翁: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幼子,曾镇守荆襄,有政绩,好饮酒,每饮必醉。
斜照敛:指太阳落山。敛,收,指太阳隐没到地平线下。
这首词当是作于绍圣二年(1095年),时周邦彦40岁。周邦彦于元祐八年(1093)三十八岁时遭到流放,被调知溧水县。词人滞留金陵时,因为郁郁不得志感慨之下作下此词。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在眼前展现一片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台城在金陵,金陵乃六朝旧都,自隋唐以来,文人至此者,每易引起盛衰兴废之感。如唐末诗人韦庄就感到“六朝如梦”(《台城》)。而现在的台城更是草黄叶枯,“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更使人有满目萧然之感。“又”字起递进连接作用。殊乡作客,已经够使人惆怅了,更何况又遇上晚秋时节,“众芳芜秽”,殊乡客子更难以禁受了。词意递进一层。起首造境便为全篇意蕴定下基调。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晚秋之夜,本已渐凉,加上秋雨,顿觉寒生了。更何况词人情绪低落,更觉周围寒意更深,深阁妇女已在“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开始缝制寒衣,准备过冬了。以上是从客观事物层层渲染,使前面所描摹的秋色显得更浓了。从“云窗静掩”起,就词人主观方面进行勾勒。“静掩”,没有什么人来往,烘托出一种幽静的孤寂感。这种主观感受又是词人所处客观环境在心理上的反映。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蕈”。词中天气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撤去竹席,换上垫褥是必然的,而且年年如此。“叹”,就是词人惊秋心情的流露,感慨时光流驶,节候变迁,所以撤去“花蕈”用“顿疏”,换上“罗裀”用“重拂”,都透露了词人对光阴迅速的敏感,对自己老大无成的叹息,用辞十分精细。
“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虽然时已晚秋,夏天的生活用品用不上了,但綀囊却还留着,露萤照我读书。这里用车胤囊萤典故。说的是他虽有他乡作客、宦海浮沉之叹,但他志在诗书,不汲汲于富贵,不想“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修身洁行,志趣高尚,书生本色,不负初衷。此乃借古人之高境界以表示自己的高境界。这上片歇拍两句没有将惊秋发展为悲秋,而是荡开一笔,使词意转向高雅旷达,这是一个关键处。
下片转到对故人和往事的追忆。“荆江留滞最久”,周邦彦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出任庐州(合肥)教授至调任溧水之前约有七八年时间,他曾留滞荆州。据王国维推断,他在荆江“亦当任教授等职”(《清真先生遗事》),年方三十多岁,他这时在金陵,怀念荆江故旧,但却从对方怀念自己着笔。如果只写自己怀念荆江故旧,则荆江故旧是否怀念词人不得而知。而推想荆江故旧怀念自己,则自己对荆江故旧的怀念便可不言而喻了。言简而意明,笔法巧妙。
“渭水西风,长安叶乱,空忆诗情宛转。”这是化用贾岛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此时,词人想到汴京也正当西风落叶的晚秋,追忆从前这时候二三好友,风华正茂,以文会友,吟诗唱和,诗情宛转,其乐何极、至今回首,乃如电光火石,幻梦浮云,徒增感慨。“凭高眺远”一句从词意看本应放在“渭水西风”之前。“渭水西风”三句正是凭高眺远所见到的想象中景象。而就格律看,只能置于此处,作为补笔,收束上文,以舒积愫。可是关山迢递,可望而不可即,情怀郁郁,惟有借酒消愁,举杯一醉。
“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这是一种不为世用,放诞不羁的行为,词人的意思是说,他也要像毕茂世那样,一手持海螯,一手持酒杯,直到醉倒山翁。
“醉倒山翁”中,周邦彦以山简自喻,也可看出他当时心态。“但愁斜照敛”,忽作转折,似与上文不相连贯,实则一意承转,他正欲饮玉液,持蟹螯,如山翁之醉倒以求解脱愁思,然而不行,当淡淡的落日余晖洒在“绿芜凋尽”的台城道上时,一片衰草斜阳,暮秋古道的苍茫景色,摇撼着他的心弦。这首词中词人将迟暮之悲、羁旅之愁与故人之情融成一片。其可贵处,在于其实这珍惜寸阴之意味。乃清真词中高格调之作。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山北山南雪意忙,梅花未肯斗寒芳。悬知小圃争前发,为折疏枝分外香。
故国年华惊晼晚,老人心事伴摧藏。更看陌上传春信,倚杖空怀迟暮伤。
南北山探梅俱未花维心从家圃折数枝以饷坐客盖半开矣会次律兄有诗辄次韵。宋代。沈与求。 山北山南雪意忙,梅花未肯斗寒芳。悬知小圃争前发,为折疏枝分外香。故国年华惊晼晚,老人心事伴摧藏。更看陌上传春信,倚杖空怀迟暮伤。
花木还依旧径栽,春园不惜为谁开。
几多民俗熙熙乐,似到老聃台上来。
和范公希文怀庆朔堂。宋代。毕京。 花木还依旧径栽,春园不惜为谁开。几多民俗熙熙乐,似到老聃台上来。
堤上明霞跃紫骝,接天弦管带琼楼。漫将桃李誇梁国,采尽芳兰瀫水头。
汪明府以校文来武林旬日别去追送四章 其二。明代。胡应麟。 堤上明霞跃紫骝,接天弦管带琼楼。漫将桃李誇梁国,采尽芳兰瀫水头。
已新寒食火,更近暮天钟。花片随风减,柴扉带月重。
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本不从耕稼,临江愧老农。
寒食后百丈山夜坐。元代。范梈。 已新寒食火,更近暮天钟。花片随风减,柴扉带月重。以閒酬宦达,将病抵心慵。本不从耕稼,临江愧老农。
寓形宇宙间,所至习乃成。
事以习故熟,艺以习故精。
婴儿始匍匐,习之能自行。
南人初学没,习惯如履平。
承蜩有余巧,解牛新发硎。
是皆习孰故,见者为之惊。
矧惟君子学,吾道深而宏。
欲穷圣贤域,精微故难明。
圣贤与遇鄙,何啻莛与楹。
愚夫堕恶习,自蹈谷与坑。
善恶分舜跖,毫釐当细评。
莫将朱夺紫,无使渭浊泾。
要源见端的,履践严度程。
容貌必齐庄,坐立无倚倾。
视听一於礼,言语纯于诚。
百行季为本,战战如奉盈。
操行洁冰玉,宇量涵沧溟。
经德岂干禄,为善非近名。
方其学习初,是非交战争。
见义勇必为,有过时自挟。
造次必致察,思虑防始萌。
恶念痛扫除,用力如用兵。
善端谨护持,保已如保城。
新功生者熟,旧飞熟处生。
一心湛不挠,四体明且清。
平居寡悔尤,处困心亦亨。
谁知人寰中,有此天爵荣。
嗟予资浅薄,役于蕞尔形。
主宰未纯一,气血时纵横。
岁月不我与,循省敢遑宁。
以习名其斋,为我座右铭。
题习斋。宋代。袁燮。 寓形宇宙间,所至习乃成。事以习故熟,艺以习故精。婴儿始匍匐,习之能自行。南人初学没,习惯如履平。承蜩有余巧,解牛新发硎。是皆习孰故,见者为之惊。矧惟君子学,吾道深而宏。欲穷圣贤域,精微故难明。圣贤与遇鄙,何啻莛与楹。愚夫堕恶习,自蹈谷与坑。善恶分舜跖,毫釐当细评。莫将朱夺紫,无使渭浊泾。要源见端的,履践严度程。容貌必齐庄,坐立无倚倾。视听一於礼,言语纯于诚。百行季为本,战战如奉盈。操行洁冰玉,宇量涵沧溟。经德岂干禄,为善非近名。方其学习初,是非交战争。见义勇必为,有过时自挟。造次必致察,思虑防始萌。恶念痛扫除,用力如用兵。善端谨护持,保已如保城。新功生者熟,旧飞熟处生。一心湛不挠,四体明且清。平居寡悔尤,处困心亦亨。谁知人寰中,有此天爵荣。嗟予资浅薄,役于蕞尔形。主宰未纯一,气血时纵横。岁月不我与,循省敢遑宁。以习名其斋,为我座右铭。
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
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
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
今年走健如去年,更期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然。
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
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
走百病行。明代。周用。 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期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然。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