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让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见到水中桃花,随水找到洞口进来啊!
庵:古时的庙的名称,和尚住居为庙,尼姑居处为庵;亦有把文人的书斋称为庵的。
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红:桃花开放。
遣:让。津:渡口。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洞口。
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桃花源流水,联想到了桃花源这个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桃源的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少年艺苑喜同攀,老别那堪两鬓斑。南国书来投佩好,西秦梦绕报琼艰。
微名我自惭鸡肋,早隐君应恋凤山。惆怅故人天际远,几时携手解愁颜。
答郑广文惟超。明代。梁维栋。 少年艺苑喜同攀,老别那堪两鬓斑。南国书来投佩好,西秦梦绕报琼艰。微名我自惭鸡肋,早隐君应恋凤山。惆怅故人天际远,几时携手解愁颜。
镌得骊珠九曲明,瑶台叠叠向人清。鼓钟自发云根响,狮象齐驱药力轻。
名胜未须誇泰岱,岩峦恰好称山城。客愁无处消烦暑,今日因君挟纩行。
游玲珑岩始兴班明府赠予脚力 其一。明代。释今无。 镌得骊珠九曲明,瑶台叠叠向人清。鼓钟自发云根响,狮象齐驱药力轻。名胜未须誇泰岱,岩峦恰好称山城。客愁无处消烦暑,今日因君挟纩行。
莫讶城南一再过,老怀无奈别离何。承恩未及瓜时代,善政犹存麦秀歌。
此日功名扬旧德,当年经术亚前科。宾鸿去尽青天远,独立看云慷慨多。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一。明代。蓝仁。 莫讶城南一再过,老怀无奈别离何。承恩未及瓜时代,善政犹存麦秀歌。此日功名扬旧德,当年经术亚前科。宾鸿去尽青天远,独立看云慷慨多。
平生抱山癖,人事撄氛埃。名山多负负,到处空复回。
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冈峦互扃钥,深入豁然开。
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
蹑屐遍探幽,言寻山水涯。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
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
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
我闻王姚江,讲学辨根荄。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
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
吾道竟何如,后学谁追陪。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
吊古感苍茫,
九日偕龚沤舸郭小岩门人范生问庭萧生含素唐生云溪王生清如游青原山登高席间分韵得来字次山谷韵。清代。徐盛持。 平生抱山癖,人事撄氛埃。名山多负负,到处空复回。登高访青原,盘纡白云隈。冈峦互扃钥,深入豁然开。巍巍净居寺,殿阁森良材。佛家亦兴废,今昔良可哀。蹑屐遍探幽,言寻山水涯。嵚崎磊落石,飞云绝梯阶。亭台半倾圮,结构无文榱。泠泠曲涧泉,清不受尘埋。听泉待月桥,道心生秭垓。天工胜人为,此理讵疑猜。我闻王姚江,讲学辨根荄。聚徒居此山,岁举春秋杯。书声振林谷,相得遗形骸。千载杳难期,五贤祠山摧。吾道竟何如,后学谁追陪。讲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吊古感苍茫,
愁戴黄冠老此身,芳心难禁黛眉颦。且抛王母当年约,去了萧郎宿世因。
斗帐自今开甲乙,星坛谁复守庚申。几回却笑巫山女,云雨空为梦里人。
女冠还俗。明代。徐熥。 愁戴黄冠老此身,芳心难禁黛眉颦。且抛王母当年约,去了萧郎宿世因。斗帐自今开甲乙,星坛谁复守庚申。几回却笑巫山女,云雨空为梦里人。
长廊群掾散,从者煮茶供。寒雨连深夜,清灯照瘦容。
明生白雪壁,响度顺风钟。松火炉中烬,神清睡不浓。
省中夜直。明代。陶安。 长廊群掾散,从者煮茶供。寒雨连深夜,清灯照瘦容。明生白雪壁,响度顺风钟。松火炉中烬,神清睡不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