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庵寺桃花

庆庵寺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

译文

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让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见到水中桃花,随水找到洞口进来啊!

注释

庵:古时的庙的名称,和尚住居为庙,尼姑居处为庵;亦有把文人的书斋称为庵的。

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红:桃花开放。

遣:让。津:渡口。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洞口。

  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桃花源流水,联想到了桃花源这个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表达对桃源的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过着动荡不定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猜你喜欢

寺楼已断暮钟声,照佛琉璃一点明。

不道溪深待船久,老僧惊怪太迟生。

()

怅望云中城,犹隔桑乾水。远道令人愁,况近单于垒。

单于何猖狂,侵掠日未已。苍茫应与朔,满眼生荆杞。

天子廑宵旰,吾徒宁不耻。杨公慷慨人,愤时恒拊髀。

谈兵樽俎间,往往得神理。兹行讵徒然,王庭应远徙。

分手勿踌躇,丈夫志万里。

()

独上江楼思渺然,故人去后绝朱弦。

西南一望和云水,入郭登桥出郭船。

()

流莺百啭深树,巢燕双飞短帘。过客不惭阮籍,主人只似陶潜。

()

野意楼前满,秋声树杪回。

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

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

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

()

冻杀疏林断野烟,一天孤月未成圆。诗非我辈谁当咏,话入寒更拚不眠。

星聚厌烦朝史奏,烛残虚想阁藜燃。千秋偃蹇容相狎,肯信乾坤独有权。

()

凿开方沼,问何人种玉、工夫奇绝。幻出瀛州有□□,十万水仙罗列。风曳璚琚,露零珠珮,天上人装结。君看炎夏,堕来何处冰雪。我来对此凉生,红尘飞尽,却笑凌波袜。最爱幽姿能雅淡,自蓄芳馨孤洁。挹取天浆,唤将空籁,齐作清歌发。不知尘世,晃然身在瑶阙。

()

豫章风节振荆湘,匪为殷亡为晋亡。

执手痛罗鸣鹡难,焚裘梦断树藼乡。

三诗聊寄忠臣愤,九死宁回国土肠。

一展遗编一兴慨,令人千载挹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