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大德歌·夏。元代。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念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双调,共七句七韵。
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
“偏那里”句: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爱人久离不归。
数:每每。
蛾眉:弯而长的眉毛。
瘦岩岩:瘦骨嶙峋貌。带:即“戴”。
这是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郑振铎、胡适、吴晓铃、王季思等学者认为“大德歌”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自创的新曲调,据此可推断这首《大德歌》当作于大德年间。
这支小令写少妇对远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写得大胆泼辣。开头一句“俏冤家”,传神至极。“冤家”本是妇女对情人的昵称,已经够可爱了,又冠以一个“俏”字,更令人迷恋。可如今他却远走天涯,一去不归,不能不叫人怀疑。“偏那里绿杨堪系马”,更明显地由怀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绪。“偏”在这里用作副词,表示发生的事,与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此句一语双关,既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乡、拈花惹草的负心郎。曲子前三句,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其实,在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样,这或许是少妇的“多虑”。而“多虑”正是一种情深爱笃的表现,故虽抱怨,却并未弃绝。因此第四、五两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表现为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难忘”、摆不脱、丢不开之苦。这两句虽看似平淡无奇,但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它进一步刻画出少妇对远人思之弥深、爱之弥笃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谁画?”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来表现出少妇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与渴望。然而好事难成,希望终无由实现,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带(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状瘦弱不堪之状,更具体,更形象。“羞”字是尤为传神之笔,它既含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嘲讽之意,又表露出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这里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动,活画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状态。
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少妇的思念、怀疑及抱怨都由此而发;少妇对过去美满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为悦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为依据。故全篇所言少妇的表现,都和这句“俏冤家”紧紧挂钩,句句落实,没有一句是闲笔。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
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三妇艳歌 其一。宋代。曹勋。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篮里鱼肥锦吐腮,沙头不许价高抬。世间谁识端严相,璎络何消露出来。
题鱼篮观音图 其一。明代。郑真。 篮里鱼肥锦吐腮,沙头不许价高抬。世间谁识端严相,璎络何消露出来。
劝尽瑶卮酒。看江山、有情如此,公能留否。一代才人陈无已,早识名高北斗。
问故里、桥三百九。鸿雪前游同指点,谒崇祠、曾拜姑苏守。
卅载事,猛回首。
声华不胫天涯走。剧喜是、殊方把袂,蛮乡携手。桂岭环城岚烟翠,合让诗仙领受。
只惆怅、相思江口。十幅蒲帆东去速,赋骊歌、拙调惭粗丑。
伫尺素,书堂牖。
金缕曲 送陈厚须甫前辈赴粤东讲席,◆已己岁和同人韵。清代。叶绍本。 劝尽瑶卮酒。看江山、有情如此,公能留否。一代才人陈无已,早识名高北斗。问故里、桥三百九。鸿雪前游同指点,谒崇祠、曾拜姑苏守。卅载事,猛回首。声华不胫天涯走。剧喜是、殊方把袂,蛮乡携手。桂岭环城岚烟翠,合让诗仙领受。只惆怅、相思江口。十幅蒲帆东去速,赋骊歌、拙调惭粗丑。伫尺素,书堂牖。
高卧贞适园,时去如飘轮。商风泛秋轩,大火流苍旻。
玩鹤洞天里,羡鱼五湖滨。玉典宝帝室,山经传世人。
鸡犬秘灵境,麋鹿栖幽榛。小子隔烟波,空念索居贫。
虎丘寄王少傅一首。明代。黄省曾。 高卧贞适园,时去如飘轮。商风泛秋轩,大火流苍旻。玩鹤洞天里,羡鱼五湖滨。玉典宝帝室,山经传世人。鸡犬秘灵境,麋鹿栖幽榛。小子隔烟波,空念索居贫。
男儿四十临边郡,一笑蛮花拥戟幢。瘴洗黄茅车后雨,滩过铜鼓日南江。
便看彫攰回殊俗,也足窥觎息异邦。酬答圣明期许意,高官知不慕缘撞。
余寿平前辈以直言被谗出守思恩奉赠三律 其二。清代。夏孙桐。 男儿四十临边郡,一笑蛮花拥戟幢。瘴洗黄茅车后雨,滩过铜鼓日南江。便看彫攰回殊俗,也足窥觎息异邦。酬答圣明期许意,高官知不慕缘撞。
洪武丁卯闰月终,暴风忽从鬼户作。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
或嘘或啸或怒号,匪雄匪刚匪羊角。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
万顷嘉禾尽偃如,十围古树犹拔却。塔轮震堕声铿鍧,屋瓦乱飞势挥霍。
鸟雀惊仆浑已僵,虎豺战慄如可缚。万民失色一翁云,八十七年无此若。
小斋斗大容老夫,斜雨敲窗打床脚。径侵衣被及琴书,毒甚卷茅欺我弱。
何不广莫扫兵尘,何不仲夏驱炎熇。尚忆当年歌汉皇,普天率土皆安乐。
风。明代。陶宗仪。 洪武丁卯闰月终,暴风忽从鬼户作。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或嘘或啸或怒号,匪雄匪刚匪羊角。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万顷嘉禾尽偃如,十围古树犹拔却。塔轮震堕声铿鍧,屋瓦乱飞势挥霍。鸟雀惊仆浑已僵,虎豺战慄如可缚。万民失色一翁云,八十七年无此若。小斋斗大容老夫,斜雨敲窗打床脚。径侵衣被及琴书,毒甚卷茅欺我弱。何不广莫扫兵尘,何不仲夏驱炎熇。尚忆当年歌汉皇,普天率土皆安乐。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
已见新花出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艳蕊鲜房次第开,
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花间一曲奏阳春,
应为芬芳比君子。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唐代。权德舆。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