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玉靥湿斜红。泪痕千万重。

伤春头竟白。来去春如客。人瘦绿阴浓。日长帘影中。

()

  《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据此,知此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之后。但开元时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此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前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落花”两句,述春景。“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传为晋文公因纪念介子推,而于此日禁火,故曰“寒食”。“落花夜雨”,唐韩翃《寒食》诗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之句;杜牧《清明》诗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句,都是写寒食清明时的景象,梦窗也应景而作。此言词人在夜雨淅淅沥沥落英缤纷之中告别了这一年一度的寒食节。明后天如果天气转晴,他就将去南郊踏青游春。“玉靥”两句,由清明想到女子上坟时的哀哭状。妇女们清明外出上坟,祭扫先人之墓,必将因哀痛而泪落如雨,“千万重”,即言其落泪之多。脸上的胭脂、花粉,也将因涕泪滂沱而污损。这两句,着重写女子的重情。

  “伤春”两句,转而写男子之情。旧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之说,故词人用其意而曰:光阴如箭,来去匆匆、春光好比过客,转瞬即逝,因此我将因哀伤春天的难留而也会愁白了自己的头发。“人瘦”两句,实写其闲极无聊之状。此言词人漫步踱到轩园中绿树的浓荫底下,发觉自己的身影因阴暗而显得更加细长消瘦。回到室内,见阳光从帘隙之间漏入,又觉得这时光实在是显得太悠长了。一副无所事事,徘徊不定的无聊形象跃然于纸上。又结尾两句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都为倒装句式,即“绿阴浓浓人更瘦,帘隙影中日愈长”之谓。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你喜欢

莽莽乾坤大可愁,纵横狐免死难休。从知鹰隼秋天上,意量犹营禹九州。

()

人才谁不出陶镕,耆旧皆归聘召中。周室中兴由任使,颂声今可继周崧。

()

山寺横枕空山麓,下瞰澄江浸寒绿。十年有约践何迟,坐令山灵笑鹿鹿。

峭帆昨自京口来,潮声风力帆争开。船头葱翠忽吹堕,瞥眼已见山崔嵬。

入寺但见山,入山遥见寺。寺藏山曲云为封,山入寺楼雨飞翠。

翠卷飞涛天半起,佛镫无焰盦如水。四围苔色上蒲团,一杵斋钟出林里。

我从尘境踏尘忙,到此须发森寒芒。深潭昼黑龙腥出,古柏巢空鹤梦凉。

层崖侧巘不可数,芒鞋更入阴森处。荒荒斜日忽不明,遮断青松二百树。

树杪飒飒寒泉声,四时洞壑殊阴晴。旧宅好寻明处士,移家拟访陶通明。

山下旧有六朝墓,玉鱼金碗成千古。秋坟鬼唱血磷青,历劫山川一抔土。

逝将结屋乳泉东,悬崖撒手寻遗踪。山中石芝傥可食,不用贪看纱帽峰。

()

昔年李太白,庐山思结巢。褰云自天上,和鹤止松梢。

道士潘闲远,高居古大茅。诵经门卧虎,看剑石眠蛟。

飞步脱凫舄,长吟吹凤匏。九江揽秀色,许尔作神交。

()

暮年鸿鹄发悲歌,不似歌风慷慨多。霸气雄心加海内,却从衽席暗消磨。

()

窗梅朝始发,庭雪晚初消。折花牵短树,攀丛入细条。

垂冰溜玉手,含刺罥春腰。远道终难寄,馨香徒自饶。

()

夜投破戒远公家,醉墨成章点不加。堪笑颍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

()

晚来情绪云涯外,飘风悲撼千树。乱鸦衰柳大江东,残梦孤篷雨。

送一夕、南飞瘁羽。回头疑见红桑古。听怨瑟湘灵,冷泪湿征衣,暗换客中缁素。

何意翠麓停车,丹枫照眼,二月花艳同赋。忍寒无限后凋心,对酒丁宁语。

挽白日、长绦万缕。流波还洗烟尘去。访旧游,吟筇健,五岳天齐,画屏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