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

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

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碗。忽惊颜色变韶稚,

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

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騃寡参寻,

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

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

汲汲来窥戒迟缓。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猜你喜欢

供养水仙花,开到盈盈欲折。一片岁寒清思,共芳香幽绝。

碧天云净雪初消,又见风吹叶。人意钟声俱远,有一轮冰月。

()

纵是虎头尽不成,龙麟盘郁数枝横。更斟雪酒孤芳共,东望海云片月生。

()

高情应与水云宽,江北江南望渺漫。逐马银杯端可赏,屯边铁甲得无寒。

已知与国同休戚,且庆丰年表治安。杀气已消春意动,曈曈日色上云端。

()

问水寻山路已赊,小园日步趣偏嘉。携琴径造因看竹,载酒频过为赏花。

金谷芳菲成寂寞,钱塘风景号繁华。凭君莫起柴桑念,四海于今是一家。

()

山河我四大,物我同一体。

谁为若疾痒,搔按不容拟。

多生抱此念,耿耿未云已。

那知知鱼乐,更有濠梁子。

()

稍嘉豺狼息,仍悲鸿雁音。故人双尺素,遥比万黄金。

水上春花树,城边秋竹林。天涯暮风雨,肠断北山吟。

()

莫求冀北马,当采江南蘋。客来就我赤花浦,举杯先道池阳人。

池阳人客珠江久,与我同为太丘后。十年故国满干戈,四海移家择林薮。

南武台边愿卜居,昭明楼远频回首。丈夫慷慨辞里闾,斗大黄金当系肘。

轻裘每忆镇襄阳,剑气还看起豫章。弯弓近抱嵩台月,击楫遥冲瀚海霜。

世间乌白马生角,书剑平生果谁学。五十归来鬓未皤,饮醇御妇聊行乐。

排难惟思鲁仲连,诙谐颇效东方朔。唾壶击碎金屡挥,堪笑时人皆龌龊。

我昔轻肥好浪游,黄金满腰花满头。胸中不染似皎月,调笑往往酣青楼。

夫君此时便相识,坎壈只今同失职。嗔目语难非我心,高山流水和雕琴。

骐骥絷足鸾凤窜,北禽日日欺南禽。相期惟有幽兰谷,袅袅轻风吹素襟。

()

何事情怀郁不开,为思蓬阁谪仙才。

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

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

清晨懒把菱花照,两鬓如丝堪自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