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

译文

黄昏时分又听到城头传来号角声,病中的我勉强坐起,心情不佳。药刚刚煮沸,灯烛发出青色的光焰,快要烧尽的熏香散发半缕青烟,又勾起无限伤感。

自古以来多情者总是多病,我照着镜子,叹惜自己憔悴不堪的容颜。读一句你的《弹指词》,泪水突然滑落,拜托东风不要把我在病中对你的思念诉与你知道。

注释

短檠(qíng):短柄之灯。

“清镜”句:谓揽镜自照,看到那清瘦的形影着实令人怜惜。 清镜,即明镜。 清影,清瘦之形影。

“一声”句:此言吟唱一声《弹指词》便伤心得泪下如丝。弹指,此指顾贞观之《弹指词》。

央及:恳请、请求。 玉人:对所爱者的爱称。张先《菩萨蛮》:“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创作背景

  该词初看之下是写给恋人的,但细细品读,发现另有端倪。从文中“弹指”等可以看出这首词是词人为怀念友人顾贞观而写下,具体创作年份未知。

  纳兰的词,总是让人感觉缱绻幽情,该词自然也不例外。全词辞藻优雅,言浅意深,可谓是直抒胸臆的佳作。

  一开篇,作者就描绘了这样一个场面,“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黄昏时分,城头号角响起,词人身患疾病,心情异常低落。接着纳兰向我们交代了此时他正在做什么,“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那么,纳兰到底是因何而生病呢?他在下片给出了答案:“多情自古原多病。”患病之人一般都会自怜自伤,纳兰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是独自病在异乡,没有亲人的悉心照料,没有朋友的嘘寒问暖,所以他只能无奈地揽镜自照,结果看到的却是自己日渐消瘦的容貌。

  词的结尾两句似乎很好理解,“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病中的纳兰触景伤情,以至于轻轻弹一下手指,就伤心得泪下如丝,但是他又不想让想念之人知道自己患病的消息后徒增伤心,于是央求东风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这里的“弹指”指代别的是纳兰好友顾贞观的词集《弹指集》。那尾句中的“玉人”又如何解释呢?从通常意义上理解,它当然是指美丽洁白的女子。另外,它也会被用来指代风流俊美的才郎,由此看来,纳兰以玉人来称呼顾贞观,也就变得合情合理。

  全词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充分体现了纳兰词“率直性灵”的风格。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西游复入河东路,复巘重冈愁屡度。崎岖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

须臾百水争怒流,澒洞忽若龙腾湫。熊罴遁藏虎豹伏,魑魅乱叫狐狸愁。

我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阴风吹人股为慄,破帽笼头衣露肘。

疾呼东来皓首翁,问劳慰我心忡忡。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马共栖营窟中。

不知今夕复何夕,俯仰人间长太息。劳生何必为形役,归有衡门且容膝。

()

小雅废兮,东山不作。

哀我人斯,皇心不乐。

烝哉斯人,胡然而天兮,

王师于铄。

()

拜残月,残月几曾残。明是上方秋色满,背人还照碧宵闲。

何不上天看。

()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

()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

日日江鱼入馔来。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

悠悠信马春山曲,芳草和烟铺嫩绿。

正被离愁著莫人,那堪更过相思谷。

()

喔喔晓鸡鸣,迢迢残漏声。

拨衾幽梦断,褰幌小窗明。

獠婢篝衣暖,山童拥篲行。

老夫徐下榻,负火听瓶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