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楚山青

渔歌子·楚山青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

译文

楚山青青,湘水明静,清风徐来,令人流连忘返。青草茂盛,繁花竞开,海艇与小船往来穿梭,悠然垂钓于清波之中,歌声相续。

任随船儿在水面上漂浮。不知夜幕早已降临,乘月归来,有酒盈樽,满屋是云雾蒸腾如登仙界。此情此景哪还有世间的荣辱觊争。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

澹(dàn)荡:即淡荡,水动荡的样子,此指风吹不动。

芊(qiān)芊:草茂盛的样子。

棹(zhào)歌:渔歌。

信浮沉:听任渔舟自在地起落。喻己于世,听其自然。信,任由。

尊:同“樽”,酒器。

云满屋:月光和江雾笼罩,如云满屋。

  这首词写处士的生涯与心怀。上片是楚湘山水画,江山秀美,风物可爱,语言流利,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的迷恋,是下片“渔夫”生活的典型环境。

  下片描绘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从外到内,“不见人间荣辱”。这是封建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受压抑、打击、挫折之后的一种理想的追求,绝意仕进,与世无争,虽是一种无力的消极反抗,但也体现了他们对那个社会的强烈不满。全词淡淡写景,缓缓抒情,风骨俊逸潇洒,态度旷达超拔,语言清新流利,文笔洒脱豪放,无不洋溢着一种“清胜”之美。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猜你喜欢

蜜成只解供樽俎,蜡就徒能照绮罗。

堪叹汝生无受用,铣铣刺刺欲如何。

()

关门一夜嘶严风,鸡鸣霰集寒镫红。平明径问信阳道,风花飒沓云溟濛。

凌兢驴影冻欲死,虽有健步难为工。客言河北艰难至,河冰十月声琤琮。

太行雪片大如席,飞狐倒马谁能穷。劝君爱此琼贝色,此行所历将毋同。

江淮咫尺动愁绝,轻烟点鬓如飞蓬。眼明竹树尚历落,手掇沙石皆玲珑。

汝南城郭在何处,回首不见关南东。凭陵荆楚压淮蔡,青山一发来天中。

冥厄塞前聚虎穴,嵖岈峰里留蚕丛。当年封狼据平地,长戈快戟森刀弓。

悬瓠池边寂不备,坐令鹅鸭参军容。英雄闲道颇制胜,要与夜雪成奇功。

豪吟对此意飞动,举杯一笑惊长空。

()

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逢时弃置从不才,

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

白云堆里见灵山,秋竹竿头雨未乾。老眼不知閒景色,只疑人把画图看。

()

春雨松楸望眼赊,春城杨柳舞腰斜。四千里地江南客,五百风光陌上车。

儿为归迟稀遣信,仆多愠见苦思家。公馀少慰凄凉意,蓓蕾一枝红杏花。

()

才高曾占甲科名,官任词垣独有声。载笔久看承雨露,宁亲今喜荷恩荣。

长河风暖冰初泮,故里花开日正晴。想见升堂频拜舞,满倾春酒祝长生。

()

水面红鳞欲上钩,登临无处觅高楼。庭院梨花春不管,梦悠悠。

那有红颜能百岁,凭他杯酒解千愁。空把镜中双脸泪,各分流。

()

风清露冷无人处,枝枝素波扶起。羽盏斜擎,蜂窠侧挂,拗入采莲艇子。

凉生粉袂。是细掐轻挑,最宜纤指。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

当时红艳谢了,碧筒刚折,取犹带香氧。多少空房,沉吟漫擘,惹动愁蛾情事。

阿谁相戏。道略似人形,绿衣黄里。洗砚池边,好将墨绣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