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车声渐共歌声咽。出自。清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人们立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
霜华,此指严霜。因其每呈结晶状,故云。张祜《旅次上饶溪》诗:“秋竹静霜华。”
阳关,指《阳关三叠》曲。为古代送别的曲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或“阳关”名曲。
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庄学说认为人生世事虚幻无定,故云。
耽(dān):指沉溺、迷恋;也有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
参考资料:
1、伍世昭.感性经验的诗学指向及其凝定——王国维“境界”论生成的创作实践缘由:暨南学报,2003年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静安曾奔父丧南归故里。这期间所写的诗词充满着悲凉的情调。本词写离别时的情景,残月出门,西风瘦马,词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忧郁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虚幻了。
参考资料:
1、佛雏.王国维诗学著述系年: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
词的第一句作者上来就点明了时间,大雪飘零,万物冰冻,首先在时间上为作者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瘦马,残月,都是一组凄凉的意象,作者在这里用他们渲染气氛。阳关自古就是人们分别的地方,作者在这里使用主要是表明自己的离别之情,用了暗喻的手法。作者接下来说分别的时候,车轮呜咽的也哭泣了,暗含对分别的伤痛。
下句作者重点以情驭景,他开始感叹时间还在,但是物是人非,昔人不再。他开始回忆起自己以前与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想到这里,作者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只能感慨的说一句:离别。
春楼梦,刺绣耐寻思。偶倚红窗闲破线,微擎翠袖想挑丝。
呆煞断魂时。
忆江南 其八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清代。赵庆熹。 春楼梦,刺绣耐寻思。偶倚红窗闲破线,微擎翠袖想挑丝。呆煞断魂时。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情诗。两汉。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蒹葭曙色苍苍远,
蟋蟀秋声处处同。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一作判官)。唐代。皇甫冉。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蕉岭何嵯峨,峻极侵汉耸。
岩峦势崚嶒,草树影蒙茸。
羊肠仄径回,螺髻尖峰拥。
危讶天与摧,突疑地俄肿。
曦轮仅平过,星纬翻下供。
罡风劲而冲,游气蓊以壅。
循厓必蹲躬,蹑级难举踵。
联升贯行蚁,疲卧缩僵蛹。
高隼翮每抢,健马息亦恿。
韩愈岂虚哀,王尊乃真勇。
轻舆苦陟降,牵掣资众捧。
虽谢胟腓劳,屡动毛发竦。
昏黄履坦道,虩虩抱余恐。
蕉溪岭。明代。顾璘。 蕉岭何嵯峨,峻极侵汉耸。岩峦势崚嶒,草树影蒙茸。羊肠仄径回,螺髻尖峰拥。危讶天与摧,突疑地俄肿。曦轮仅平过,星纬翻下供。罡风劲而冲,游气蓊以壅。循厓必蹲躬,蹑级难举踵。联升贯行蚁,疲卧缩僵蛹。高隼翮每抢,健马息亦恿。韩愈岂虚哀,王尊乃真勇。轻舆苦陟降,牵掣资众捧。虽谢胟腓劳,屡动毛发竦。昏黄履坦道,虩虩抱余恐。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
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伏波遗庙。明代。陈洪谟。 庙祀何年始,今惟古垒存。疆场功自著,风雨昼长昏。马革还初志,明珠信浪言。如何汉英主,犹有绛侯冤。
即看几几仪形外,也到休休乐善时。陋识岂能酬远业,高情兼已拜新诗。
逢人只说苌公学,知己长怀鲍叔思。裁得尺书凭寄与,天空日短雁来迟。
用韵奉答学士毛白斋先生。明代。湛若水。 即看几几仪形外,也到休休乐善时。陋识岂能酬远业,高情兼已拜新诗。逢人只说苌公学,知己长怀鲍叔思。裁得尺书凭寄与,天空日短雁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