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出自。唐代。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译文
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
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注释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
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
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
思:思念。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减:减弱,消减。清辉:指皎洁的月光。
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碌碌无用智,玩此方罫间。君乘百战馀,胜气不可攀。
拙速亦天幸,出奇犯险艰。数俘效军实,斥境除边关。
捧觞跪进养,座客欢解颜。安得百壶酒,使君酩酊还。
与邻几对棋戏作。宋代。刘敞。 碌碌无用智,玩此方罫间。君乘百战馀,胜气不可攀。拙速亦天幸,出奇犯险艰。数俘效军实,斥境除边关。捧觞跪进养,座客欢解颜。安得百壶酒,使君酩酊还。
曲曲林扉枕浅流。中吴烟水淡宜秋。盟芦合伴旧沙鸥。
风急石桥飞木叶,暝生柳浦隐渔舟。晚晴听彻采菱讴。
浣溪沙 其七 石溪鸥伴。清代。杨芸。 曲曲林扉枕浅流。中吴烟水淡宜秋。盟芦合伴旧沙鸥。风急石桥飞木叶,暝生柳浦隐渔舟。晚晴听彻采菱讴。
西园春暖树参差,曾向园中共酒卮。对面斗来新叶子,隔河呼出好花枝。
合盘佳会逢时约,橄榄余甘入梦思。他日归来温故事,还寻石上旧题诗。
分得西花园送客。明代。郑文康。 西园春暖树参差,曾向园中共酒卮。对面斗来新叶子,隔河呼出好花枝。合盘佳会逢时约,橄榄余甘入梦思。他日归来温故事,还寻石上旧题诗。
昭靖当年自请缨,纳麟七站出奇兵。依稀瘿嗉成禽处,伟绩千秋说沐英。
番行杂咏 其二。清代。李殿图。 昭靖当年自请缨,纳麟七站出奇兵。依稀瘿嗉成禽处,伟绩千秋说沐英。
旋安排,新捻合,莺谷共烟浦。好处偏慳,一向风和雨。今朝捱得晴明,拖条藜杖,一齐把、春光黏住。
且闲觑。水边行过幽亭,修竹净堪数。百舌楼罗,渐次般言语。从今排日追游,留连光景,但管取、笼灯归去。
祝英台近。宋代。吴潜。 旋安排,新捻合,莺谷共烟浦。好处偏慳,一向风和雨。今朝捱得晴明,拖条藜杖,一齐把、春光黏住。且闲觑。水边行过幽亭,修竹净堪数。百舌楼罗,渐次般言语。从今排日追游,留连光景,但管取、笼灯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