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大林寺桃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襄毅秀弱冠,扬策振天路。中踬乃益习,晚柄谐所遇。

威伸七纵略,功成五月渡。壮心寄隐迹,坐惜齿龄暮。

()

唐梯徐点屧声娇,立定惊鸿脸晕潮。罗带乍松先色战,玉钗将堕最魂销。

关心恐被雏鬟觅,侧耳疑闻彩伴邀。欲去未能留不可,且申密约待明朝。

()

庾关南北路非赊,作客无妨阅岁华。珠海夜灯飞竹叶,罗浮明月梦梅花。

一毛是凤知文采,三世乘骢识故家。西去洞庭秋渺渺,伊人从此咏蒹葭。

()

夕阳秋草上,去马弟兄看。年少初辞阙,时危远效官。

山行独夜雨,旅宿二陵寒。诗兴生何处,嵩阳羽客坛。

()

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虽在簪裾从俗累,

半寻山水是闲游。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

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

()

当日相逢,枕衾清夜纱窗冷。翠梅低映。汗湿香腮粉。

美满风情,结下无穷恨。凭谁问。此心难尽。说与他争信。

()

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竹垂悬扫浪。凫疑远避樯。

()

日出东斋明,扶桑弄朝暾。皓皓曙色起,湛湛夜气存。

倦客双远游,蹀足来清门。徘徊恋光影,妙契可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