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参考资料:

1、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8-229

乐游原 创作背景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谥易徽名正,恩加戚属优。

素心潜道妙,盛化秉坤柔。

握玺终存汉,为梁实配周。

愿书班马纪,万古播芳猷。

()

马塍眩朱白,孤山自疏影。冰雪几岁寒,谁解为渠领。

李园百树花,人与凡木屏。湿藓回春风,猿鹤并刷整。

为我一酹之,往事莫重省。

()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无几。

力薄日一舍,力壮日百里。迟速讵几何,推分故尔耳。

今晨东南风,帆席频轻驶。舳舻密相衔,前后略相似。

如将平不平,颇复令人喜。因之念时事,冥寞付天理。

()

道人居住碧湘湾,清夜月明摇佩环。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

开笼放鹤横江去,写檄收龙带雨还。便拟访君吹铁笛,青松白石往来间。

()

载酒蓬扉下,烽尘正此时。将军勤破敌,野客废谈诗。

久坐丛花烂,狂歌白氎欹。边尘犹未静,吾敢道归期。

()

万里征帆渡越江,兹游奇观世无双。海中蓬岛金银阙,天上玉堂云雾窗。

吾道政须求柱石,诗坛从此避旌幢。青林白谷归休地,怀抱因君得暂降。

()

御盖忽上澶州城,嵩呼动地声雷鸣。孤注一掷得全采,莱公手眼原分明。

不尔六飞走楚蜀,岂待高宗弃雨京。功高谤速易媒糵,好刚使气微骄矜。

瘿相何尝是裴度,文皇早已知魏徵。建储三言决大计,宰相进贤不用例。

大节无惭社稷臣,廷辩翻输雀鼠智。张咏临歧教读书,魏野修笺劝避位。

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

蜡泪成堆醒大梦,犀带束腰知死期。欲拜华州相公墓,请读皇祐旌功碑。

()

分外僧家好,如今更住山。都无城市闹,只有水云閒。

打供随缘后,罢参开净间。纷纷底荣宦,何事复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