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笼欲撤五更难,小试春衫被体单。浅绿未回杨柳岸,新红空忆海棠栏。
冷传雁信书犹远,冻写鱼笺墨未乾。昨夜东风何处雨,关心楼外杏花寒。
春晚。唐代。徐浩。 薰笼欲撤五更难,小试春衫被体单。浅绿未回杨柳岸,新红空忆海棠栏。冷传雁信书犹远,冻写鱼笺墨未乾。昨夜东风何处雨,关心楼外杏花寒。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
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
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
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
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
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瑰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
宝林寺作。唐代。徐浩。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瑰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
亩浍敷四海,川源涤九州。既膺九命锡,乃建洪范畴。
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肇开宅土业,永庇昏垫忧。
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象筵陈玉帛,容卫俨戈矛。
探穴图书朽,卑宫堂殿修。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
负责故乡近,朅来申俎羞。为鱼知造化,叹凤仰徽猷。
不复闻夏乐,唯馀奏楚幽。婆娑非舞羽,镗鞳异鸣球。
盛德吾无间,高功谁与俦。灾淫破凶慝,祚圣拥神休。
出谷莺初语,空山猿独愁。春晖生草树,柳色暖汀州。
恩贷题舆重,荣殊衣锦游。宦情同械系,生理任桴浮。
地极临沧海,天遥过斗牛。精诚如可谅,他日寄冥搜。
谒禹庙。唐代。徐浩。 亩浍敷四海,川源涤九州。既膺九命锡,乃建洪范畴。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肇开宅土业,永庇昏垫忧。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象筵陈玉帛,容卫俨戈矛。探穴图书朽,卑宫堂殿修。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负责故乡近,朅来申俎羞。为鱼知造化,叹凤仰徽猷。不复闻夏乐,唯馀奏楚幽。婆娑非舞羽,镗鞳异鸣球。盛德吾无间,高功谁与俦。灾淫破凶慝,祚圣拥神休。出谷莺初语,空山猿独愁。春晖生草树,柳色暖汀州。恩贷题舆重,荣殊衣锦游。宦情同械系,生理任桴浮。地极临沧海,天遥过斗牛。精诚如可谅,他日寄冥搜。
论书。唐代。徐浩。《周官》内文教国子六书,书之源流,其来尚矣。程邈变隶体,邯郸传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近世萧、永、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自《郐》不讥矣。然人谓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当矣。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翬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刀沈也。若藻耀而高翔,书之凤凰矣。欧、虞为鹰隼,褚、薛为翚翟焉。欧阳率更云:“萧书出于章草”,颇为知言。然欧阳飞白,旷古元比。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 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馀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次之,岂可百日乎!
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赠太子少师上柱国梁国公李公墓志铭并序(李岘墓志)。唐代。徐浩。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并书。 呜呼!有唐良弼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代济盛德,是生我公。幼有殊量,含粹秉哲,学以观略,文以足言。起家左骁卫兵曹、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河府士曹、高陵万年河南令,所莅以尤异闻。迁河南少尹、左金吾将军、将作监,出守魏郡、零陵、长沙、江陵、凤翔、蜀、通、润、衢等郡,再为京兆、江陵尹。初以江陵兼御史中丞,山、岭、江南、黔中四道都副大使、采访使,入宗正卿,及为凤翔太守又兼中丞銮舆临幸,知侧近兵马粮料,加尚书左丞,知凤翔事,车驾还京,充知顿使,迁礼部尚书,转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加光禄大夫,封梁国公。按三司狱,帝善其议,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贬蜀通润,复为江陵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观察处置营田等使。进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属犬戎乱华,西都失守,旋旆京邑,又兼御史大夫,充置顿使,擢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太子詹事,居无何,复检校礼部尚书兼大夫,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改吏部尚书兼大夫,充江南东西、福建等道知选,并劝农宣慰使。寻检校兵部尚书,馀如故,又以尚书兼衢州刺使,景命不淑,以永泰二年七月八日,薨于官舍,春秋五十五,皇上轸悼,赠太子少师,粤以来岁二月十日,归葬于京兆长安县高阳原,礼也,优诏卤薄威仪,手力幔幕,有加恒数,以饰终焉,公凡宰三县,典九州,两为江陵,再尹京兆,五登亚相,六拜尚书,七拥使车,再秉钧轴,牧宰为政也,作人父母;台省持纲也,为国准绳;皇华将命也,澄汰风俗;宰辅致理也,裁成景化。公以间气杰出,膺期挺生,忠效代范,亲贤太名。利物可以和义,修词可以立诚。夫其有犯无隐,措枉举直,无形骸之私,竭股肱之力,权贵敛手,奸回沮色。是以当可言而必言,再入相而再去,良有以也。方将燮和元气,弘济生灵,致君唐虞,合德周邵。呜呼,东阳出守,南国无归,人之云亡,吾将安仰。公长兄峘,故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江、淮南部都统节度观察处置使,旅榇双旐 ,远自江乡,高坟两中茔,同葬故国。荣哀倏忽,途路悲伤。已焉哉。嗣子大理司直孝孙等,陟岵棘心,寝苫血泣。思缀一遗烈,以志玄堂,乃徵词于故人,庶传于乐石。铭曰: 蔚间气兮生哲人,卓昭代兮羌良臣。麟之趾兮何振振,才济时兮运遘屯。家多难兮方经纶,使宣风兮牧行春。七持宪兮一徼巡,六曳屡兮二秉钧。亮帝采兮叙彝伦,唐旧邦兮命惟新。孰贤贤兮我亲亲,五列乾兮十朱轮。累勋业兮据要津,叹窄路兮悲短辰。彼穹苍兮胡不仁,如可赎兮百其身。哀同气兮坟相邻,邈千古兮流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