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

论书
《周官》内文教国子六书,书之源流,其来尚矣。程邈变隶体,邯郸传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近世萧、永、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自《郐》不讥矣。然人谓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当矣。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翬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刀沈也。若藻耀而高翔,书之凤凰矣。欧、虞为鹰隼,褚、薛为翚翟焉。欧阳率更云:“萧书出于章草”,颇为知言。然欧阳飞白,旷古元比。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
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馀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次之,岂可百日乎!
()

徐浩

徐浩(703~783), 中国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法书论》)1篇。徐浩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

猜你喜欢

过一山坳又一村,小溪流水映柴门。桑间少妇自采叶,舍下老翁閒弄孙。

山雾欲收红日晏,蕨根新洗碧潭浑。停舆暂向石亭坐,隐隐樵歌隔水闻。

()

并门连岁不年丰,证父攘羊礼义空。既倒狂澜扶不起,直须急手建庠宫。

()

百年乔木郁苍苍,耆老风流赵与杨。为向榆关使君道,郡中合有二贤堂。

()

高梧挂月照床头,聒砌寒螀似怨秋。我病尚能安静默,尔曹无事苦啁啾。

()

刮目经年别,惊非吴下蒙。四声终写入,六义不删风。

耻逐蝌文乱,谁凭雉译通。斯文知未丧,几复畏虚弓。

()

一片湖光傍石城,却因佳丽与留名。当时歌舞人何在,渚鸟汀花独有情。

()

江自袁来一道斜,万山回首正思家。游云润足滋胸臆,活水清堪漱齿牙。

薄暮更闻林外鸟,馀春犹见道傍花。铃冈高处多奇观,已办明朝踏软沙。

()

龙州南接六那溪,白鹇里猿相间啼。乌蛮滩头苦竹密,伏波庙前春日西。

杨旌走马迎天使,拥节封王壮汉仪。试向殊邦观礼乐,交南元是旧边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