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 卷五 ·骂鸭

聊斋志异 · 卷五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
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邻居的一隻鸭子煮着喫了。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纔能脱落。」而邻居老人向来心慈仁善,心胸宽阔,生平丢东西,从来不喜怒于色,大发脾气。偷鸭人很奸滑,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邻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警示他将来(再来偷鸭子)。」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一直不肯骂。偷鸭人很难为情,衹好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翁;老翁这纔肯骂,那人身上的鸭毛果然退去。 异史氏说:「太厉害啦,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太厉害啦,骂人的人真的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那邻居老人,是在用骂的方法行善事。」

邑:县。作者蒲松龄家乡淄川县(今山东省淄博市)。 茸(rong绒)生:细毛丛生。葺,重重叠叠。 医:医治。 翁:称老年人,老头儿。 素:曏来。 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 征:表露,表现。 诡:欺骗。 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名,就说「某甲」。 警:警告。 卒:终于,到底,最后。 窘:尴尬。 因:于是,就。 乃:纔。 良已:完全痊癒。良,真的、果然;已:止,这里指病好了。 攘:窃取。 是以:因此。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柳泉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此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做违背良心的恶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总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也同时劝诫受害者,对待恶人恶事要绝不姑息、纵容,零容忍,一定要检举揭发,让恶事在此处断裂,衹有这样,纔能做到打击恶人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社会、祸害人间。 衹有恰当的惩罚纔能让这些人醒悟、弃恶从善。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猜你喜欢

频年京国思君梦,此日危楼得共登。暑气半消青嶂里,襟期偏洽白云层。

海潮飞雨侵瑶席,涧道流霞断古藤。拚醉不愁明月去,松门深夜有禅灯。

()

江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

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刚德而用柔。

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

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

古之人偿责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虹气贯斗牛兮,岂用俗人之町畦。

予爱兰而莫与予佩兮,曰斯其不情。帝关九牡兮,照下土孔明。

予将观东海兮,蛙说予以坎井。盍尝视吾宝兮,兹有重于岑鼎。

予欲金玉汝兮,汝既金玉。揭日月以适四方兮,殆而按剑以为戮。

雁以不鸣烹,木以材而斲。天下皆羿兮,矢来无乡,惟应以无名之朴。

()

古驿江头近钓矶,伤心春事故山违。杨朱正恐当年误,伯玉宁知四九非。

反命敢云恭父命,征衣今又负莱衣。庭槐旧绿称觞处,留得清阴待我归。

()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

()

春意复蹉蛇,园林日愁寂。枝边绿阴重,砌下红英积。

兹亭花最繁,飘零尤可惜。

()

日永三星正,风薰万宇凉。要知垂艾意,期与庶民康。

()

覆羔真得皂囊书,锦不元来胜石渠。

但宝银钩并铁画,何须玉带与金鱼。

()

琴挑何曾动,梭投未免惭。

女郎循古礼,元不解清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