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好轩记

所好轩记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其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
所好轩,是我藏书的书房。我的爱好很多,为什么要独独把自己对书的爱好称为“所好”呢?那是因为和其它的爱好相比,我对书的爱好更强烈一些。为什么我对书籍的爱好超于所有嗜好之上呢?我喜欢美食,喜欢修建房屋,喜欢游玩,喜欢结交好友,喜欢花竹泉石,喜欢珪璋彝尊这些贵重的礼器酒器,喜欢名人字画,当然还有书。对书的爱好与对其它的爱好没什么区别,为什么独独因为爱好书而命名“所好轩”呢?那是因为:少年时才能好美色,肚子没饱才能好美食,交朋友必须找志同道合的,出去游玩最好在清明节前后,对宫室花石古玩的爱好也就是在刚购买的时候,没过多久就不新鲜了。而书这种东西,无论是少壮、老病、饥寒、风雨,不受限制,爱好无有止境。 即使是这样,拒绝其他的爱好而加倍爱好书,就像是谢绝了关系密切而行为不庄重的朋友,去寻找严厉的老师一样,爱好得有点假。结束了其他的嗜好而加倍爱好书,就像是宾客在席间散去而老朋友留了下来,爱好的有些偏狭。从前曾皙特别爱吃羊枣,不爱吃烤肉,但是说到爱吃烤肉,曾皙却不接受,为什么呢?(是因为)依从了大家共同的爱好。我其他的爱好是依从别人,只有爱书是依从自己。所以把我的“所好”归于书也就是本来应该的了。 我小时候就喜欢书,可惜那时苦于无法得到。现在我老了,用俸禄买书。宫廷中收藏的所有图书,我差不多收藏了十分之六七。以前担心得不到书,现在我又怕丢了书。只是怕丢失这一点,以“所好”命名我的书屋也自然是应该的了。

所好轩记:这是作者为自己构建的藏书屋所作的一篇记。文章表白了他爱好书籍的原因,并说明了为此屋命名的理由。风格率真,语言简捷、明快。 敌:这里为比较、竞争的意思。 奈何:如何,怎么样。 味:美食。 葺屋:修建房屋。 珪璋(guī zhāng):古代两种贵重的礼器。 彝(yí)尊:古代祭祀用的青铜酒器。 欲:将要。 少味:减少趣味。 谢:辞去,拒绝。 昵(nì):亲热。 狎友:关系密切而行为不庄重的朋友。 毕:完成,结束。 曾皙(xī):名点,孔子的学生,曾参的父亲。 羊枣:君迁子树的果实,初生色黄,熟变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可食。《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脍炙(kuài zhì):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 俸:俸禄、薪水。 清秘之本:一般指宫廷中收藏的图书。

袁枚论文学强调一个“真”字,此文便是一个典范。文章从作者的嗜好谈起,坦率地承认他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圭璋彝尊,好名人字画,同时也好书。作者并不认为拥有以上众多嗜好是一种羞耻,相反,他认为这是人性之自然,是无可非议的,所以非常坦诚地公之于众。 作者并未就此打住,他进一步认为,众好之中,对书籍的爱好又超于所有嗜好之上,这就使文章上升至了一个新的境界。关于好书的理由,作者谈了两点,一是众好皆有消长之时,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唯好书不受限制,无有止境。二是众好与他人无异,其乐趣为人人所共有,唯好书属个人独特之精神体验,他人无法替代。文中表现出作者不但是一个真诚面对自我、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自我价值的探索者。他对人生志趣的思考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泉山好景微,权尹讼庭希。晓马破云去,夜船乘月归。

妓歌珠不断,人醉玉相依。薄宦自拘者,咄哉多是非。

()

沙岭群峰会,黄花一径穿。临崖防马骇,枯木有蛇悬。

锁钥关门壮,星辰陵阙连。旧驱悲虏贼,得失岂皇天。

()

南园经岁别,秋到一徘徊。野水随潮涨,孤花背客开。

乍欣残暑退,刚被夕阳催。旧侣都星散,萧然独往来。

()

何处采菱归暮。隔宵烟、菱歌轻举。白苹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脉脉相逢心似许。扶兰棹、黯然凝伫。遥指前村,隐隐烟树,含情背人归去。

()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

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

霜台御史新为郡,棘手廷评继下车。

首谒梓桐王处士,教风从此重诗书。

()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琼飞上紫云车。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东南第一花。

()

独坐看新月,长吟忆故人。婵娟同此夜,离别又经春。

白发催人老,青山入梦频。无由一相见,顾影倍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