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一 · 木犹龙

陶庵梦忆 · 卷一 · 木犹龙
木龙出辽海,为风涛漱击,形如巨浪跳蹴,遍体多著波纹,常开平王得之辽东,辇至京。开平第毁,谓木龙炭矣。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火不及,惊异之,遂呼为龙。不知何缘出易于市,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进鲁献王,误书“木龙”犯讳,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先君子弃世,余载归,传为世宝。丁丑诗社,恳名公人赐之名,并赋小言咏之。周墨农字以“木犹龙”,倪鸿宝字以“木寓龙”,祁世培字以“海槎”,王士美字以“槎浪”,张毅儒字以“陆槎”,诗遂盈帙。木龙体肥痴,重千馀斤,自辽之京、之兖、之济,由陆。济之杭,由水。杭之江、之萧山、之山阴、之余舍,水陆错。前后费至百金,所易价不与焉。呜呼,木龙可谓遇矣!
余磨其龙脑尺木,勒铭志之,曰:“夜壑风雷,骞槎化石;海立山崩,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或出。”又曰:“扰龙张子,尺木书铭;何以似之?秋涛夏云。”
()
木龙出自辽海,经历了风浪的冲击,它的形状就像巨浪跳跃的样子,全身附着许多波纹,开平王常遇春在辽东得到它,并用专车把它运到京城。后来开平王府遭遇火灾,大家都认为木龙也被焚毁成为焦炭了。等到扒开瓦砾,发现木龙埋在地下几尺深,火没有烧到它,大家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于是就把它称作“龙”。不知道什么缘故木龙后来被拿到集市上兜售,家父用十七只犀角酒杯买到了它,意欲进献给鲁宪王,因为进献的章表上误写了“木龙”二字,犯了忌讳,被鲁王严词拒绝,于是它就留在了父亲的长史官署中。父亲去世后,我把它运回家中,当作传世之宝。 丁丑年(1637年)朋友们起诗社,我就请诗社里的名人给它起个名字,并赋短诗来歌咏它。周墨农起名为“木犹龙”,倪元璐起名为“木寓龙”,祁彪佳起名为“海槎”,王业洵起名为“槎浪”,张弘起名为“陆槎”,为它所赋的诗甚至将近一册。木龙体积庞大,重达一千多斤,从辽东到京城,到究州,到济州,走的是陆路。再从济州到杭州,走的是水路。最后从杭州到江边,到萧山,到山阴,到我家,水路、陆路交错。除去购买时的花费,前后所有花费有一百两银子。哎呀,木龙真是际遇难得啊! 我磨平木龙头上的尺木,刻上铭文:“曲谷中风雷大作,好像张骞所乘的船化为巨石;大海波涛卷立而起,高山震满崩塌,烟云在空中翻滚;有人说有龙要出来了。”又写道:“扰龙的张岱,在龙头的尺木上刻下铭文。用什么来比拟这木龙呢?秋天的波涛,夏天的云彩。

木龙:即木犹龙,一种化石。 跳蹴:跳跃。 常开平王: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明代开国功臣,死后追封开平王。 京:这里指南京。 发:挖掘。 出易:出卖,交易。 先君子:已去世的父亲。 犀觥:犀牛角做的饮酒器。 鲁献王:“献”当作“宪”,即第十代,鲁王朱寿鋐,万历二十八年封,崇祯九年卒,谥号宪。 峻辞:严词拒绝。 弃世:去世。 丁丑: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 小言:简短的诗词。 周墨农:字又龙,号墨农,张岱的好友。 字:取名。 倪鸿宝:名元璐,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官至尚书,以书画名于世。 祁世培:名彪佳,字虎子,又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绍兴人,著名戏曲家。 王士美:名业洵,字士美,浙江余姚人。 张毅儒:张岱的族弟张弘,排行第八,善诗文。 盈帙:满卷。 与:抵得上。 遇:受到赏识,礼遇。 尺木:龙头上面的如博山形的东西。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骞槎:汉代张骞曾出使西域,传说寻求到了河源,后人附会说他使用了槎,槎是通往天河的工具。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还。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客星犯牛女。’所得支机石,为东方朔所识。” 张子:作者的自称。

张岱除了景物描写清新自然之外,本篇短小精悍的小品文,也尽显他长于叙事状物之才,尤其张岱刻在木犹龙上的铭文:“夜壑风雷,骞槎化石;海立山崩,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或出。”好像一幅惊天动地、壮阔富丽的龙出世的画面在眼前展开。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快如久系人,忽遘独角赦。不作谢临川,矫首白莲社。

()

许国才年少,胡为绝塞行?一身凭汉节,匹马出长城。

月色侵裘冷,霜花拂剑明。燕然何处所,石上自题名。

()

枯藤日日倚空林,金玉天涯绝信音。水部多情佳句及,子山无恙小园深。

自招明月三秋色,不动浮云万里心。回首多君能吏隐,竹斋灯火亦微吟。

()

高梧一叶脱,便觉秋不远。

晨起发满梳,梧衰孰云晚。

古来追电足,历块或小踠。

金鼓噪阵间,此任岂驽蹇。

女子则多怨,丈夫当自反。

默观忧患机,推见生死本。

山林嫌独往,台省亦衮衮。

会稽归去来,皋桥住差稳。

()

千树瑶芳压水湄,西湖风月鬓成丝。江南春色今何似,赖有高人把一枝。

()

枕低被暖身安稳,日照房门帐未开。

还有少年春气味,时时暂到梦中来。

()

瓶插荷花香雅。红荔满盘吃罢。薰风吹过蝉声哑。日日高枝唱夏。

焚香扫地填词也。空潇洒。夜来月上清光下。挂起谢公书画。

()

绿房含青实。

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

炜炜照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