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一 · 砎园

陶庵梦忆 · 卷一 · 砎园
砎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顿之若无水者。寿花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问台,以竹径,则曲而长,则水之。内宅,隔以霞爽轩,以酣漱,以长廊,以小曲桥,以东篱,则深而邃,则水之。临池,截以鲈香亭、梅花禅,则静而远,则水之。缘城,护以贞六居,以无漏庵,以菜园,以邻居小户,则閟而安,则水之用尽。而水之意色指归乎庞公池之水。庞公池,人弃我取,一意向园,目不他瞩,肠不他回,口不他诺,龙山巙蚭,三摺就之而水不之顾。人称砎园能用水,而卒得水力焉。大父在日,园极华缛。有二老盘旋其中,一老曰:“竟是蓬莱阆苑了也!”一老咈之曰:“个边那有这样!”
()
在砎园中,水蒙绕回环其中,这样既得了用水的便利,水又藏在园中仿佛没有一样。寿花堂,以岸堤、小眉山、天问台和竹径为界限,显得曲折悠长,这是利用了水;内宅,用霞爽轩、酣漱阁、长廊、小曲桥和东篱隔开,显得深邃悠然,这也是利用了水;因与庞公池相对,把鲈香亭和梅花禅房截断,显得静谧幽深,这又是利用了水;园沿着城墙修筑,有贞六居、无漏庵、菜园以及邻居小户来交互掩映显得幽静而安宁,这是将水利用到极致了,而水的变化还是要归于庞公池的水。庞公池的水别人看不上,我却能充分利用,使它径自流入砎园,而且不为旁顾,一心一意为我护佑园林,即使旁边的卧龙山蜿蜓曲折,边缘几折想要亲近庞公池水,而庞公池水不为所动。人们都说砎园的建造善于用水,而最终的确也得到水之力。我祖父在的时候,砎园极其华美富丽。曾有两个老人在园中观赏流连,其中一个老人说:“竟然是像蓬莱仙居一样的地方啊!”另一个老人不赞同地说:“那里哪有这里好!”

江南自古以来大户人家热衷于造园修亭,张岱家族世代修建的园林也颇具特色,与上一篇简约美的筠芝亭不同的是,这里展现的“竟是蓬莱间苑”般构思精巧的园林,其中对水的充分利用的巧妙手法也值得后人学习。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手捧纶音出帝州,豫章城外暂维舟。文星高映青山郭,使节光临绿水洲。

徐孺宅前吟吊古,滕王阁上醉寻幽。计程渐近东瓯路,此去分明是昼游。

()

朝元子,偏共道相亲。宿契良因今日现,未来妙果再铺陈。日日转清新。通造化,空外走蟾轮。认正本来清净主,瑶台阆苑四时春。方称个中

()

十载鬓丝禅板,东风又起,吹到閒情。谁遣枇杷花下,蓦遇卿卿。

绿水晓、满眶娇泻,垂杨软、一捻身轻。斗倾城。金九绿帻,分外盈盈。

回程。兰舟同上,如规月白,似簟波平。羞晕微红,半腮香玉脸潮生。

燕声松、解调闽语,莺喉脆、宛弄秦筝。酒微酲。小楼今夜,春梦难成。

()

柳丝何意。百尺闲垂地。收拾春光都是你。只有春愁还系。

小桥流水无声。和云和雨分明。不愿生同舞絮,如何死化浮萍。

()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

溪山号清绝,自古产奇人。

可惜吾夫子,南来不到闽。

()

上国房心次,仙都太紫微。

璧门开倣雉,金阙立如翚。

昔圣躬三祀,乘时动六飞。

奠圭涡曲已,鸣跸涣阳归。

孚号兴王泽,尊名象日畿。

经营原庙制,虔巩上天威。

祖系崇轩鼎,宗祊奉汉衣。

豫游恩甚盛,谒款礼无违。

却顾和鸾迹,咸嗟岁序非。

璿源流永永,尧德冠巍巍。

我后遵鸿烈,声明极范围。

乾坤扶宝历,日月拱琳扉。

朝会元正始,班联内著依。

叙官风宪肃,就列羽仪辉。

北面鸾分党,东隅斗转机。

寒销冰玉砌,风绕大龙旂。

瑞色花藏绿,欢声雾散霏。

未竣真馆集,遥仰帝阳晞。

至治尤遐邈,先猷重发挥。

邦人徒望幸,延首向端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