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一 · 砎园

陶庵梦忆 · 卷一 · 砎园
砎园,水盘据之,而得水之用,又安顿之若无水者。寿花堂,界以堤,以小眉山,以天问台,以竹径,则曲而长,则水之。内宅,隔以霞爽轩,以酣漱,以长廊,以小曲桥,以东篱,则深而邃,则水之。临池,截以鲈香亭、梅花禅,则静而远,则水之。缘城,护以贞六居,以无漏庵,以菜园,以邻居小户,则閟而安,则水之用尽。而水之意色指归乎庞公池之水。庞公池,人弃我取,一意向园,目不他瞩,肠不他回,口不他诺,龙山巙蚭,三摺就之而水不之顾。人称砎园能用水,而卒得水力焉。大父在日,园极华缛。有二老盘旋其中,一老曰:“竟是蓬莱阆苑了也!”一老咈之曰:“个边那有这样!”
()
在砎园中,水蒙绕回环其中,这样既得了用水的便利,水又藏在园中仿佛没有一样。寿花堂,以岸堤、小眉山、天问台和竹径为界限,显得曲折悠长,这是利用了水;内宅,用霞爽轩、酣漱阁、长廊、小曲桥和东篱隔开,显得深邃悠然,这也是利用了水;因与庞公池相对,把鲈香亭和梅花禅房截断,显得静谧幽深,这又是利用了水;园沿着城墙修筑,有贞六居、无漏庵、菜园以及邻居小户来交互掩映显得幽静而安宁,这是将水利用到极致了,而水的变化还是要归于庞公池的水。庞公池的水别人看不上,我却能充分利用,使它径自流入砎园,而且不为旁顾,一心一意为我护佑园林,即使旁边的卧龙山蜿蜓曲折,边缘几折想要亲近庞公池水,而庞公池水不为所动。人们都说砎园的建造善于用水,而最终的确也得到水之力。我祖父在的时候,砎园极其华美富丽。曾有两个老人在园中观赏流连,其中一个老人说:“竟然是像蓬莱仙居一样的地方啊!”另一个老人不赞同地说:“那里哪有这里好!”

江南自古以来大户人家热衷于造园修亭,张岱家族世代修建的园林也颇具特色,与上一篇简约美的筠芝亭不同的是,这里展现的“竟是蓬莱间苑”般构思精巧的园林,其中对水的充分利用的巧妙手法也值得后人学习。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珑上云栖穫事兴,似于东作报秋登。亦知三秀为时贵,共诧双岐是瑞徵。

化国雨旸蕃草木,天厨霜雪酿肴烝。却惭咫尺承恩者,欲续嘉禾病未能。

()

可奈归心切,浑如水向东。命屯宜暂屈,道在岂终穷。

天意时时别,人情处处同。前涂拟相候,行李敢匆匆。

()

芦芽荻笋净无边,此地淩波好放船。十里黄云送香气,一行白鹭渺秋烟。

小山椿桂遥相接,水国莼鲈买最便。云影天光两清绝,有人独立耸吟肩。

()

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

今夜一凉千万里,更无焦卷与尘埃。

()

玳匣尘封,何须更问,笛床棋道。韶香冶粉,不是无才吟到。

为东风、日日吹愁,诗肠暗被春磨耗。待来朝、春去愁空,已剩落花烟草。

怀抱。难消遣,记盘马长堤,杏鞯红好。横飞醉墨,粘湿当垆轻缟。

怎眼中、不似心中,酒钱用尽胡姬老。傍斜阳、弄水江头,淡碧天容倒。

()

轮回根本,莫著相好。铁脊梁汉,因他放倒。

()

春色光芒映太玄,梅花吾意共相传。年来心事浑如水,也共儿童逐世缘。

()

已约龙沙看江浪,更从宝塔上晴空。萧萧雨堕兹游阻,靡靡秋残吾道穷。

不见江州竹叶酒,空馀彭泽菊花丛。去年此日尤萧瑟,两地相思目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