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上高宗书略

南京上高宗书略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我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又令临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
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
陛下已登基称帝,从此百姓有了依靠,国家有了君主,已经足以挫败敌人的阴谋了。而且各地勤王和御营的军队一天天增多,兵势逐渐强盛。敌人正以为我们素来软弱,未必能够抵挡住他们,我们正好应该趁着他们懈怠麻痹的时候去攻击他们。 但是,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却不能遵奉陛下的旨意,他们不但不去致力于收复从前失去的疆土,迎接被金人掳去的徽、钦二帝还朝;反而簇拥着您一天天向南方退却,又命令临安、维扬、襄阳三地做好迎接您巡幸的准备,如此一来,苟且偷安的征兆可见,而宏伟远大的策略全无,恐怕不能维系中原父老百姓对朝廷的期望。即使全军将领在战场上全力抗敌,也无法使恢复大业得以成功。 从眼下的形势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请陛下回到汴京,收回巡幸临安、维扬、襄阳的诏命,趁着徽、钦二帝被掳去的时间不长,敌人的后方还未稳固的良机,亲自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北渡黄河。这样一来您的神威所到之处,将帅们会同心同德,士卒们会鼓足勇气,收复中原便指日可待了。

岳飞这篇上书作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表现出强烈的抗敌决心和信心,以及对投降派的无比愤恨,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收复中原的共同要求,显示了这位民族英雄的爱国思想。我们读到这段仅二百字的原文节略并非空洞的言辞,它首先指出当前“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兵势日盛和敌人骄怠的有利形势,继而指责黄潜善、汪伯彦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主张南迁的错误,基于此而提出车驾还京、罢南巡诏和亲帅六军恢复故疆的具体做法,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激动人心的力量。文章紧扣“恢复故疆,迎还二圣”之旨展开,时用对句来增强语势,在简洁的行文中始终奔涌着一股爱国主义激情,言词恳切,气势雄健。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猜你喜欢

雨馀秧马各相先,绿满平畴断复连。喜得人间机事息,桔槔閒在槿篱边。

()

六郎莲比貌,公子貌莲花。物我无宾主,琴尊自岁华。

西湖频入梦,净社未移家。坐爱溪边月,婵娟伴若耶。

()

燕人白君益,侠气追田剧。谈轻白璧双,诺少黄金百。

慷慨昔扬廷,子衿犹自青。撄鳞本孤愤,摺胁亦怀刑。

遥遥来戍越,渺渺孤弦筈。鹑衣自沓拖,鹤盖还胶轕。

高天月与云,比翼复离群。缓急谁能免,悲歌殊忆君。

()

步幛缘花歇,沉香烘柳枝。酒深明晕玉,风细罥游丝。

蛱蝶梦中煖,鸳鸯睡起疑。更堪云雾散,新月斗蛾眉。

()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得清闲尽快活,日

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尽自磨陀。想人生待则么?富

贵比花开落,日月似撺梭过。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懒云窝,客至待如何?懒云窝里和衣卧,尽自婆娑。想人生待则么?贵比我

高些个,富比我松些个,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

貔虎直沙壖,严更护早眠。簇霜孤驿树,落日下江船。
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平羌无一术,候吏莫加笾。

()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

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

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

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