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甫见招不欲往

平甫见招不欲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

译文

我年龄渐渐增大,已经没有心情聆听那急管繁弦;疾病缠身,更不适宜饮酒欢宴。

人生在世,难得碰到这秋前消暑的好雨;乘着凉快,请让我自在地在家,一枕酣甜。

注释

平甫:张鉴。他是张俊的孙子,曾任州推官,家豪富。

管弦:指音乐。

便:适宜。

虚堂:空阔的厅堂。

平甫见招不欲往 创作背景

  诗人在绍熙四年(1193年)至嘉泰二年(1202年)居杭州,与张鉴过从甚密。题目中的平甫指的是张平甫,他是诗人的好友、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签的侄子。此诗就写于这十年之间。

  好朋友邀请赴宴,自己不想去,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面对这种情况,要借故推辞,很难措词。姜夔这首诗却推辞得很得体,既道出了不想去的原因,又说得不俗,耐人寻味。

  诗首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一天天衰老,对世间的事渐渐淡漠,提不起兴致,因此懒得出门,没有心情听到宴饮中的嘈杂的管弦,也更无心应酬。这句是实写,企图通过自己的种种不堪,引起对方的同情,但作为不去赴席的理由,仍嫌不足,于是第二句再加以补足,请出万能挡箭牌,以身体不好,不适宜饮酒为托词,谢绝邀请。这样拒绝,既说明了自己不去的原因,又等于告诉对方,自己的现状,去了后反而会因了自己一人向隅而使满座不欢,于是主人就不便再勉强了。

  三、四句说自己不去,但与前两句直接表示不同,换个角度,说自己愿意留在家中。留在家里的理由也很充分,时逢夏末,碰到了难得碰到的好雨,驱尽了残暑,在这样凉爽的天气里,正好可以在家中舒舒服服地睡一觉。虚堂的幽静,与上面管弦的热闹成对比,走向年老而又在病中的他自然适宜乘凉快在家好好休息;而白天高卧,又带有几分高士的闲适意趣,很切合诗人自己的身份。听了这些,张平甫就更加不会因为诗人不答应赴宴而不快了。

  姜夔一生困顿失意,为生计所迫,羁旅天涯。他写这首诗时,生活主要依靠张鉴、张镃和范成大的资助,人到中年,彷徨无措,使他倍感寥落。他在《忆王孙》词中自述“零落江南不自由,雨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正是他当时生活及心情写照。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辞谢友人的邀请,三、四句甚至带有些豁达,但隐藏在诗后的是很浓重的牢愁,因此读来使人觉得有些压抑。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猜你喜欢

问讯子张子,诗狂除未除。

年时一健步,寄我数行书。

旧矣哦招隐,谁欤诵子虚。

江湖隔京洛,不是爱相疏。

()

绝磴盘天界,方台枕法宫。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

()

病多年复迫,齿发半凋残。丧室悲元亮,衰门报耿茧。

心将形待尽,世以梦同观。惟有缨冠意,悠悠未忍安。

()

疲於吏事老於兵,不特头方命亦屯。

成败固非予逆睹,穷通何用子前陈。

登朝不是鸢肩相,守塞尤惭燕颔人。

见说江东多福德,亟须洗眼望堂麟。

()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

花间报晓晴,巧弄百般声。

未可嫌饶舌,犹胜雁不鸣。

()

因人虽暂赏,分韵偶然成。不道觥慵举,那知仆屡更。

老成关世道,交旧岂时情。檐雨林逾静,桥风境过清。

()

空为梁甫吟,谁竟是知音。风雪生寒夜,乡园来旧心。

沧江孤棹迥,白阁一钟深。君子久忘我,此怀甘自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