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荷花

洞仙歌 · 荷花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
傍晚的清风消除了白昼的热气,小池塘里荷叶静静地挺立。我从胡床上酒后醒来,独自在池塘边散步徘徊。微风不断吹来荷叶的清香,水草晃动,看得见荷叶下鱼儿游动的模样。眼前荷秆空空地举着它的叶片,而那冰清玉洁的荷花已难睹其面。我忧愁啊,荷花的模样已经如此这般,明晨怎堪化妆对镜去照容颜。夜深人静,月亮在充满凉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惨淡、花朵低垂,犹如一个凄凉幽幻的梦境。这情景能有谁会理解,又有何人能够同情?也应记得,那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顷,全是荷花的一片浓红。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由胡地传入,故名。 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池塘中鱼的影子四处流动,打乱了水中云影与绿藻安静的姿态。 空擎承露盖:只剩下荷花的茎秆空举着残败的荷叶。 不见冰容:荷花已然凋谢。 临流凭阑干:靠着水边栏杆眺望流水。 江南红酣千顷:江南水乡千顷荷花竞相开放

《洞仙歌·荷花》是宋朝词人刘光祖的作品。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词。上片写暑天晚凉酒醒,在池塘边所看到的凋谢之荷。下片具体描写荷花凋谢后的情状,为一篇主旨之所在。

刘光祖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召对,论恢复事,除太学正。光宗时,为侍御史,极论道学所系。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阁潼川运判。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光祖著有后溪集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梧月窥枕畔,松风入枕中。莫嫌长惺惺,一梦到空同。

()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

尔来画工工画花,俗眼所识惟纷华。

牡丹百卉哄蜂蝶,芙蓉鸳鸯相交加。

大为屏帐小卷轴,堆红积绿供□奢。

高人瞥见付一笑,妇女小儿争惊夸。

我爱杨君画山水,要自胸中有妙理。

巴东巫峡猿夜鸣,洞庭潇湘雁秋起。

皓月明河万里天,淡墨扫成顷刻耳。

旧与结交三十年,今老而归识其子。

是父是子皆诗人,每一相逢佳句新。

西风萧寺父谓子,写此前朝朝士真。

自言画是作诗法,状貌之外观精神。

忽似老夫对明镜,翛然雪鬓乌纱巾。

野态愁容本难画,问言何得此奇怪。

得诸苦心熟在手,郢人斤斧由基射。

腰围不用黄金带,象笏紫袍贫已卖。

只消结束作樵翁,看山独立长松下。

大杨居士醉曰然,小杨居士呼来前。

眉间更着□毫一,缥缈诗仙仍酒仙。

汝不逢我作郡年,此直当酬百万钱。

今既无此无可言,聊复赠之歌一篇。

()

即有登堂义,贤郎两定交。因知熊胆教,不谢棘心谣。

春酒开眉寿,华辰驻使轺。班衣与锦绣,随意舞飘飖。

()

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

阶前枣树应摇落,此夜清光得几多。

()

残雨鸣秋殿,寒芜翳夕廊。老僧谙寂灭,何处解荒凉。

()

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画中瘦影,羞人难闪。

新病三分未醒,淡胭脂、空费轻染。凉生夜,月华如洗,素娥无玷。

翠袖啼痕堪验。海棠边、曾沾万点。怪近来,寻常梳裹,酸咸都厌。

粉汗凝香,蘸碧水、罗帕时揩冰簟。有谁念。原是花神暂贬。

()

勒马台城一望遥,听人传说是梁朝。柳丝旧拥灵和殿,烟气犹通白下桥。

万里江山终割裂,此时风雨正漂摇。无端笠佛思龙象,岂有谈空破敌骄。

()